知杏掩着嘴,笑得促狭:“都不是。今儿府里来了贵客,大人正陪着呢。”
“贵客?”宁时步子一顿,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第一反应竟是——
莫不是上官凝又死心不改,从大京杀回来了?
好好好。
来了就再把你送回去。
宁时挑了挑眉,不动声色地试探道:“哪家的贵客?能让谢大人叫你来叫我来?”
好绕口的话。
别告诉我是那个女人......
正这么想着,知杏笑意吟吟的话随后便打断了这一浮想:“是咱们谢家的本家亲戚!”
知杏语气里透着欢快,“侍御史谢退之谢大人,带着家里的千金,回京述职路过晋阳,特地来看望大人呢!”
这位又是?
宁时在脑袋里搜肠刮肚了一会儿,好一会儿才勉强想起来这位谢退之。
哦,是那个在京畿监察案卷里出现过的名字。
谢逊,字退之。
这名字,取得倒是和他本人的官职与风评,相得益彰。
宁时之所以对他有印象,还是因为前阵子帮谢禛整理旧档时,翻到过一份关于京畿仓粮弊案的宗卷。
卷中,一位时任监察御史的官员,以一篇洋洋洒洒却又滴水不漏的奏疏,弹劾了户部一名贪墨的郎中。
其言辞虽不像西山党那般锋利如刀,却绵里藏针,引经据典,将那郎中所有罪状一一罗列,最终逼得对方无从辩驳,只能伏法。
那位监察御史,便是谢逊。
此人乃是谢家的旁支,与谢禛算是出了五服的族兄。
他并非谢禛这般出身谢氏嫡长一脉,而是出身于身在大京的谢氏旁支,凭自己十年寒窗,考取了二甲进士,得以入仕。
二甲进士啊......放古代那也算一等一的学霸了。
这可是要经过重重选拔,从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路打怪升级上来,最后一关还不能考得太差才拿的二甲进士出身,怎么想怎么艰难。
你看看知名中举发疯的范进就知道了。
中举人,多是一件美事呀。
中进士就更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连你在的街道都要改名进士街的程度。
不过自然,跟谢禛、上官凝那种动不动一甲第一名和一甲第三名比起来,确实凡人了些。
宁时在心里扬眉道。
据卷宗旁的批注和他人的只言片语来看,这位谢退之在朝中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庸派”。
他不依附任何党派,既不与谢贵妃一党走得过近,也未曾投身于谢禛所在的西山清流。
为人处世,讲究的是一个“稳”字,从不行差踏错,也从不出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