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毒增效、改变药性”为核心,传统与现代炮制方法结合,可针对性调整其功效方向,满足不同临床需求。以下是主要炮制方法及对功能的具体影响:
一、传统核心炮制方法及功能影响
1.盐制补骨脂(最常用)
-炮制方法:取净补骨脂,加入盐水(每100kg补骨脂用盐2kg,加适量水溶解)拌匀,闷透后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有香气逸出,取出晾凉。
-功能影响:
-核心作用是引药入肾,增强补肾固涩之力,减少生品对胃肠道的刺激。
-生品补肾作用弱且偏燥,盐制后更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冷痛、遗精滑精、夜尿频多、五更泄泻(如配伍肉豆蔻的“四神丸”),是临床治疗肾虚证的首选炮制规格。
2.酒制补骨脂
-炮制方法:取净补骨脂,加入黄酒(每100kg补骨脂用黄酒10-15kg)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置于蒸制容器内,隔水蒸至透心,取出干燥;或用文火炒至酒干、表面微黄。
-功能影响:
-酒性辛热、能活血通络,可增强补骨脂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同时缓和其燥性。
-更适用于风湿痹痛(尤其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常与杜仲、桑寄生等配伍,改善因肾阳不足、寒湿阻滞引起的肢体麻木、活动不利。
3.炒制补骨脂(基础炮制)
-炮制方法:取净补骨脂,直接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有焦香气,取出晾凉(不加辅料)。
-功能影响:
-核心作用是降低毒性、缓和燥性,消除生品的“生涩之性”。
-生品含挥发油及刺激性成分,直接内服易致恶心、呕吐,炒制后毒性成分(如补骨脂酚的刺激性)减少,可安全内服,主要保留其基础的补肾、止泻功效,适合脾胃功能较弱的肾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