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烽燧脂香记:唐塞补骨传(上卷)(1 / 2)

焉耆烽燧脂香记:唐塞补骨传

楔子

唐开元二十一年深秋,焉耆镇的风沙裹着寒意,卷过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的夯土城墙。烽燧顶端的了望塔上,戍卒张二郎正裹紧铠甲,望着远处茫茫的戈壁——连日的风沙让他的腰像被粗绳勒着,每转动一下,都传来阵阵酸痛。塔下的军帐里,军医李奉节正蹲在木箱前,借着篝火的微光整理物资文书。

木箱里堆着泛黄的麻布文书,最上面一卷的边角已被风沙磨损,上面用炭笔写着“开元二十一年十月,婆固脂十斤,调往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供将士疗疾”,字迹虽有些模糊,“婆固脂”三个字却格外清晰。李奉节指尖拂过文书,忽然触到箱底的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些褐色的籽儿,混着浅黄的胡麻籽——褐色籽儿像缩小的核桃,表皮带着细纹,正是文书里记的“婆固脂”,后来人叫它“补骨脂”。

“李医官,王校尉又腰痛得站不起来了!”帐外传来戍卒的喊声。李奉节赶紧把文书和布包收好,提着药箱跑出军帐。王忠校尉正靠在胡杨木柱上,脸色苍白,手按着腰,额角渗着细汗:“奉节,这腰疾犯了三天,夜里起夜两回,连铠甲都穿不上,再这么下去,怎么守烽燧?”

李奉节蹲下身,指尖搭在王忠的腕上——脉象沉细如丝,像戈壁上快要干涸的溪流。“校尉,您这是‘肾阳虚’,”他低声说,“塞北风寒,您常年守在烽燧,寒气侵了肾,肾主骨,肾里没火,腰自然不结实。那箱里的‘婆固脂’,就是治这毛病的,再配着胡麻籽,效果更好。”

篝火的火苗映着王忠的脸,也映着李奉节手里的补骨脂籽儿。远处的戈壁上,一缕烽烟缓缓升起,像在为这唐塞深处即将展开的“药与戍边”的缘分,添了几分苍凉而温暖的诗意。

上卷一烽燧初用婆固脂校尉腰痛得缓解

军帐里的篝火噼啪作响,李奉节从布包里抓出一把补骨脂,放在陶锅里,又添了些清水,用文火慢慢煮。褐色的籽儿在沸水里翻滚,渐渐散出一股辛香,混着篝火的烟火气,飘满了军帐。“这婆固脂得煮半个时辰,让药性融在汤里,”李奉节一边搅拌,一边对王忠说,“等会儿再把胡麻籽炒香,磨成粉,就着药汤吃——胡麻能益精,婆固脂能温肾,俩搭着,像给肾里添柴又添油,腰自然就松快了。”

王忠皱着眉:“这东西真管用?前儿喝了您煮的麻黄汤,也没见好。”李奉节笑着指了指木箱里的文书:“这是都护府调拨的药材,专门给戍边将士治腰疾的。上个月我在轮台烽燧,见张校尉用了,三天就能骑马巡逻,比麻黄汤管用多了。”说着,他从药箱里翻出另一卷文书,上面记着“轮台烽燧,王二,腰痛,服婆固脂胡麻汤五日,愈”,字迹是之前的军医留下的。

陶锅里的药汤渐渐变成深褐色,李奉节把它倒进粗瓷碗,又从陶锅里盛出炒香的胡麻籽,用石臼捣成粉,撒在药汤里。“快趁热喝,凉了药性就散了。”王忠接过碗,药汤带着胡麻的清香,咽下去后,一股暖意从肚子往腰间蔓延,原本紧绷的痛感竟轻了些。

当天夜里,王忠只起夜了一回,第二天清晨,他试着转动腰,虽然还有些酸,却能自己穿铠甲了。“奉节,这药真神!”王忠走进军帐时,脸上有了血色,“我再喝两天,说不定就能上了望塔了!”李奉节正在记录病案,见他好转,赶紧在文书上写:“开元二十一年十月十二,王忠,肾阳虚腰痛,夜尿多,服婆固脂胡麻汤,一日痛减,二日能着甲。”

篝火旁,张二郎凑过来,看着陶锅里的补骨脂:“李医官,我这腰也疼,能不能也给我煮点?”李奉节笑着点头:“你常年在了望塔吹风,也是寒气侵肾,正好用这药。只是你比王校尉年轻,胡麻籽少放些,免得上火。”他一边说,一边从布包里再抓出一把补骨脂——木箱里的十斤婆固脂,才刚用了不到半斤,却已让两位将士见了好转。李奉节望着篝火跳动的火苗,忽然觉得:这小小的补骨脂,就像塞北的胡杨,虽不起眼,却能在寒风里撑起将士们的健康,而那些记录物资的文书,就是这“塞北药韵”最实在的见证。

上卷二寒湿痹痛施外治胡麻配伍显民智

入冬后,焉耆的风沙更烈了,戈壁上的温度降到了零下,烽燧的军帐里虽生着篝火,却依旧挡不住寒意。戍卒刘三郎在一次巡边时,不小心掉进了戈壁的冰窟,爬上来后就得了“寒湿痹痛”,右腿又肿又痛,连走路都得拄着长矛。

“李医官,我这腿像冻住了,碰一下都疼!”刘三郎坐在军帐的毡垫上,右腿裹着厚厚的羊皮,脸色发青。李奉节掀开羊皮,见他的小腿肿得比平时粗一圈,皮肤发紫,按压时能看到凹陷——这是寒湿之气积在筋骨里,单靠内服补骨脂汤,怕是不够快。

“三郎,你这得内外同治,”李奉节说,“内服补骨脂胡麻汤温肾,再用补骨脂煮水熏腿,把骨头缝里的寒气逼出来。”他从布包里抓出两把补骨脂,放进大陶锅里,加了些生姜和桂枝,用猛火煮——生姜能散寒,桂枝能通经,正好配补骨脂的温性。

陶锅很快沸腾起来,蒸汽裹着药香,弥漫在军帐里。李奉节用粗棉布蘸着药汤,轻轻敷在刘三郎的腿上,又在腿上盖了层羊皮,让药气慢慢渗进皮肤。“烫不烫?”他问。刘三郎摇摇头:“不烫,就是觉得腿里有股热气在转,疼轻了不少。”

接连熏洗了三天,刘三郎的腿肿消了大半,能不用拐杖走路了;第七天,他竟能跟着队伍一起巡边,只是走得慢些。“李医官,您这外用法子,是从哪儿学的?”刘三郎好奇地问。李奉节笑着说:“是去年在龟兹,听当地胡人说的。他们冬天冻了腿,就用补骨脂煮水熏,再配着胡麻饼吃,比吃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