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墨峰虽然是知府,听说宫里的孙贵妃和知府夫人是亲姐妹,说不定这些财产都进了孙贵妃的口袋。
捕头眼神一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决定先将此事彻查清楚。
赵捕头可是知道自家知府夫人和李员外有亲戚关系。
知府夫人的妹妹给皇上生了三皇子,他知道董知府是个贪财的,说不定这些钱都进了贵人的口袋,如果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给他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安宁突然打断赵捕头的思维,我家里还有几个证人。
赵浦头听说有证人立马就高兴了起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赵捕头说:“这个案子很麻烦,先把证人带回去。”
赵捕头忧心忡忡的回去了。
安宁心中一喜,李员外,董知府你们这些蛀虫看来这是扳倒李员外一派的好机会。
原主压根就不认识上面的人,在这个黄泉大于天的时代,安宁一定得找根粗大腿紧紧的抱牢了。
“找谁呢?……”。
安宁急得在客厅走来走去,是种高产粮食交到上面去,给自己弄个爵位,还是采取激进的手段。
想想还是算了,什么都要循序渐进,太刻意了,反而让人起疑。
大周的这个皇帝君烨华还算是个好皇帝,太子也是个好太子,太子是皇帝的嫡子,上辈子三皇子上位,搞得大周民不聊生。
上辈子太子君运恒无缘无故暴毙了,皇帝没几年就去了,后来上位的是三皇子君鸿煊,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既然君鸿煊不是明君,安宁就得想办法把他拉下来。
谁叫他和李员外知府董墨峰是一伙的。
李员外正在家里幸灾乐祸,以为安宁全家都要倒霉了,他就只等着收家产,没想到衙门有人来通知他,告诉他今晚的事情没办成,把今天晚上的事仔细的和李员外说了一次,现在衙门还有几个证人下的李员外一屁股坐在地上。
李员外仗着和知府有亲戚关系,虽然嚣张跋扈,但他不是个没脑子的人。
李员外缓过神来,立刻派人去衙门,想让赵捕头压下此事。
他搜刮民脂民膏是为了谁?知府大人明镜一样,这次还得去找他。
他送过来的钱财都进了三皇子的口袋,你这事如果处理不好,哪怕三皇子是皇帝老儿的亲儿子也不行。
安宁知道这件事到最后肯定会一了而至,连个水花都不会想。
得想办法保住证人和收集他们的证据。
第二天整个顺天府都传遍了周家的这件怪事,阿宁知道他们会把事情压下来,偏不如他们的愿。
安宁开始暗中调查李员外和董知府的贪腐证据。
他利用系统的能力,让一些关键证人开口,收集到了不少有力的线索。
而君鸿煊得知此事后,担心安宁会坏了他们的好事,便派李员外来警告安宁。
在府城的两家酒店很快就半死不活了,看来李员外还是有点能力的。
安宁却毫不畏惧,反而加快了揭露他们罪行的步伐。
“老大,你加快收集证据的步伐,太子下个月就要来民间体察民情,这是扳倒他们的最好时机。”
安宁得知后高兴不已,太好了,要想抱紧大腿,天底下谁能有太子的大腿粗?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安宁在府城所有的店铺都关门了,关就关关呗,安宁不用理会。
急得周鸿飞每天在我这个老子面前跳来跳去的,爹,家里的生意都被李员外打击的关门了,你怎么每天还有心思在家里喝茶?
“怎么?生意关门了就不用过日子了。”
“哎呀,爹,你得想个办法,那么大一家人得吃饭。”
“老大,你太心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爹,难道你有办法了?”
我有什么办法?
周鸿飞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旁边的老二一个劲的奚落他,大哥,你不是那么有本事吗?你去求求李员外,让他放过我们家一马。
安宁这才注意自己的这个二儿子周鸿远,就凭他说这句话就是个没脑子的,人家都要杀你全家了,你还舔着脸去巴结。
这个原主真是倒霉,生了那么多儿子没有一个有用的。
后好好培养。
安宁才不讲究嫡庶之分那一套,谁有能力就重用谁。
周鸿远还要生什么,被自家老爹看一眼,被深深打了个寒颤。
那个眼神太可怕了,让他汗毛直竖。
“老二,你是不是没脑子?现在我们家就是李员外才成现在这个局面的,你还要让你大哥去求他,真是蠢笨如猪,没救了。”
“老爷,你别生气,老二他不是那样想的。”
“夫人,你不用为老二遮掩,他是什么样的人?我清楚的很,老二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人,成天只知道花天酒地,逛青楼。”
他是担心家里破产了,他没钱去酒楼鬼混了。
半个月以后,安宁终于把这些人的证据都收集齐了。
安宁看着董墨峰做的这些事,都感觉脊背发凉,作为一地知府,
真是应了那句话,三年青知府,十万雪花银。
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安宁偷偷将证据呈递给了太子君运恒。
君运恒本就对李员外和董知府的所作所为有所怀疑,拿到证据后,决定彻查此事。
只是太子很纳闷,这些证据第二天无缘无故就出现在他的房间,找不到人就不找了。
太子拿着这些证据气的全身发抖,没想到老三手下的人就是这样的草包。
如果按照他们这样没几年,国家都快被他们搞没了。
他们把国库的粮食都敢卖出去,太大胆了。
太子立马书信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
李员外和董知府得知太子插手,慌了神。
他们想找人疏通关系,却发现各方都开始对他们避之不及。
一场权力的斗争就此展开,安宁能否借助太子的力量扳倒李员外一派,让大周恢复清明,一切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