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黎明前的等待(1 / 1)

黎明前的等待

北京隆冬的寒气渗入骨髓,心脏医学中心地下三层的实验室却蒸腾着灼人的紧张气息。顾承川的白大褂口袋里,体温枪显示着36.5c的恒定读数,而他盯着恒温箱的目光,比箱内零下196c的液氮更冷冽。那枚银白色的磁悬浮人工心脏静静悬浮在特制溶液中,表面的微型传感器闪着幽蓝的光,像蛰伏的机械心脏,等待着苏醒时刻。

\"顾主任,材料应力测试数据出来了!\"李小南推门而入,羽绒服上还沾着凌晨三点的霜花。他将平板推到顾承川面前,屏幕上跳动的曲线陡然攀升,\"钛合金外壳的抗压强度超出预期17%,但......\"年轻人的声音突然发紧,\"磁轴承的润滑系统在36小时连续运转后,出现0.03毫米的位移偏差。\"

顾承川的钢笔尖在手术方案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摘下老花镜,用袖口擦拭镜片,露出眼尾深深的褶皱——那是连续七天熬夜留下的沟壑。\"通知小王,立刻启动b方案。\"他的声音沙哑如砂纸,\"把航空航天用的纳米润滑涂层......\"话未说完,实验室的警报突然炸响,恒温箱的红色警示灯疯狂闪烁。

\"液氮泄漏!\"阿依古丽的喊声从走廊传来。她裹着厚重的防护服冲进来,护目镜后的眼睛布满血丝。顾承川已经抄起液氮补给罐,白大褂下摆被强风掀起,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藏蓝毛衣——那是李建国留给他的遗物,此刻正被冷凝的霜花渐渐覆盖。当他们终于将温度稳定在安全值,人工心脏表面的蓝光重新亮起,所有人瘫坐在地,呼出的白雾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的冰晶。

深夜两点十七分,实验室的冷光灯嗡嗡作响。顾承川独自坐在手术模拟台前,反复观看第108次动物实验录像。画面里,植入人工心脏的实验犬突然心律失常,监护仪的警报声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他猛地暂停视频,放大犬类心脏与人工瓣膜的接驳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虚拟红线:\"这里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话音未落,手机在操作台上震动,是远在德国的研发专家发来的紧急邮件。

\"顾教授,磁悬浮控制系统的AI算法出现逻辑漏洞!\"视频画面里,白发专家的身后是堆满咖啡杯的实验室,\"如果患者情绪剧烈波动,可能导致转速失控。\"顾承川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抓起旁边的患者档案,快速翻到27岁的陈阳那页——这个等待移植的年轻人,父亲在工地意外身亡的噩耗还瞒着他。

\"启动情感监测联动程序。\"顾承川对着电话嘶吼,白大褂的纽扣崩落在地,\"把患者的脑电波、皮质醇水平和人工心脏转速做实时耦合!\"他转头叫来李小南,\"通知心理科,准备24小时不间断的情绪疏导方案。\"年轻人刚要跑开,却被他拽住手腕:\"再联系青岩村的老周,让他录些牧区的风声、牛铃,做成白噪音......\"

凌晨四点,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张大妈端着保温桶进来,桶里的姜汤还冒着热气:\"顾大夫,俺们在病房都听见您骂人了。\"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抚过他后颈的膏药,\"当年虎娃发烧,您也是这样三天三夜不合眼......\"顾承川别过脸,瞥见墙上的倒计时牌:距离临床试验还有17小时。

最艰难的时刻出现在倒计时8小时。伦理委员会突然发来质询:\"如何确保人工心脏的长期安全性?\"顾承川的手指在答辩材料上微微发抖,那些泛黄的实验记录、失败的原型机照片、科研人员倒在实验室的监控截图在脑海中翻涌。他突然起身,从保险柜里取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二十三位等待移植患者的手写书信:\"大夫,我想活着看女儿出嫁我还没见过海......\"

\"这就是答案。\"他将信件铺满桌面,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患者送的幸运石,\"我们不是在冒险,而是在和死神抢时间。\"会议室陷入死寂,唯有李小南悄悄擦拭眼镜——他记得三年前,顾承川也是这样,在假药案听证会上,用二十七个孩子的病历本击碎了所有质疑。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顾承川站在手术室门前。他的白大褂平整如新,却难掩眼底的血丝。恒温箱中的人工心脏被缓缓推出,表面的蓝光与手术室的无影灯交相辉映。李小南递来手术服时,发现导师的手背上贴着三张镇痛膏药,而他正低头默念着什么——那是李建国在他第一次主刀时,写在笔记本扉页的箴言:\"手术刀下是生命,更是信任。\"

走廊尽头,陈阳的母亲正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泪水滴落在文件上晕开字迹。顾承川走过去,白大褂的阴影笼罩住颤抖的女人:\"请相信,这颗心脏跳动的每一下,都带着二十三个未竟的心愿。\"他转身望向窗外,朝阳正跃出地平线,将人工心脏的金属外壳染成温暖的金色。在这黎明前的最后时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机械与生命的第一次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