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得到答案后,并未多说半句,直接出了勤政殿。她走到太子身边,亲自将人扶起来。
“哀家已经将父亲叫醒了,他叫你起来与诸位大臣处理朝政,毕竟政事最为重要。”
“是,皇祖母。”沈羡之的腿有些麻了,在太监的搀扶下起身,“是孙儿让您费心了。”
太后嘴角浅笑,慈爱的看着太子道,“我知道你是最孝顺的孩子,你父亲如今身体不好,朝政有你代理,我也放心,去忙吧。”
太后出了勤政殿遇到在半道上等着的皇后,皇后行了一礼,郑重道:“儿媳谢母亲。”
是的,沈羡之虽然要做戏,但同时他也清楚陛下对他的愤恨,必定趁机报复,所以早在太子妃的产房门口,就已经与皇后商定好了,关键时刻让太后出面。
将心比心,比起那个连母亲都不尽心,算计妻子与孩子的儿子,她的心确实更加偏向皇后母子。
“我知道你是个好的,如今国内未稳,边关也不安分,大晟需要太子,好了,昨天晋王谋逆,太子妃又才生产,今日宫中事情必定多,你去忙吧。”
沈羡之和大臣们一起离开勤政殿外,开始对于晋王谋逆一案的后续处置,也一一做了细致的指示。
处理完政务,天色已晚。沈羡之先去看望了太子妃和新生的孩子。看着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小婴儿,他心中满是柔情,这就是自己的女儿啊。
“抱下去吧。”
太子妃见太子并未因为是女孩的缘故就遗憾,“可给女儿想好起什么名字?”
昨日到现在虽然一刻都未停歇,但沈羡之还真就想过名字,只是写了很多,一时之间不知道该选哪一个,于是拿出一张写满名字的纸条,“我写了一些名字,都还未确定,你也看看哪个好。”
太子妃接过纸条,上面竟然写了足足五十多个名字,“殿下竟然这般用心。”
“她是我第一个孩子,自然要用心一些。”说着两人讨论起名字。
太子妃一一看去:“月珑:玲珑望秋月;既有月的纯洁,又有珑的灵动。霁华:宁静致远,才华熠熠。明畅:七德九功咸已畅,明灵降福具穰穰;有福泽庇佑,富饶繁荣之意……妾身瞧着各个都是好的。”
沈羡之写这些名字的时候,想将所有含有美好祝愿的字眼都加注在女儿身上,就这些犹嫌不够,要不是因为太忙,他还想再多取一些。
“那你就选一个吧。”
太子妃犹豫了一番后,指着其中一个,“那就这个吧。”
“明畅,好,以后咱们的女儿就叫明畅了!”
就在夫妻二人沉浸在为女儿取名的喜悦中时,一个声音打破了这美好的氛围。
孙德旺进来禀报,“太子殿下,宫外传来消息,说晋王想见您。”
美好的时光被打破,沈羡之自然不高兴,不过还是说道:“既然对方想见孤,那明日就去一趟吧!”
次日,沈羡之来到由刑部管辖的天牢。
因为三司会审,刑部尚书忙的脚不沾地,便拜托了刑部侍郎随行,对方见到太子后,拱手致歉:“这天牢内难免有些污浊,太子殿下恕罪。”
沈羡之摆手道:“无妨,晋王被关押在何处?带我去吧。”
此处守卫极其森严,在刑部尚书的带领下,他踏入了天牢。即使是白日,里面的光线也有些昏暗,并且夹杂着一股霉味。
进去没多久,关押在牢内的犯人见到沈羡之,便大喊道:“太子殿下,罪臣是冤枉的!”
“太子殿下,晋王谋逆,罪臣确实不知情啊!”
刑部侍郎脸上有些挂不住,厉声呵斥道:“都嚷嚷什么!是不是冤枉的自然有三司会审,更有大晟律法!”
来到牢房左侧的最深处,此处在前朝开始,就是专门关押那些犯了错的皇室成员,如今大晟初立,自然也沿用了。
牢房倒是干净,里面床铺被褥,桌椅板凳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笔墨纸砚,清茶饭菜,也都是质量不错的。
刑部侍郎担心太子殿下怪罪,连忙解释道:“毕竟是皇室亲王,所以待遇与其他人不同。”
“纪大人且去忙着,孤与晋王说几句话。”
“是,臣告退。”
“听说你要见我?”沈羡之淡淡的看向晋王,神情与往日并未有不同。
牢房内,晋王身上的亲王服制已经不见,穿着的是一件囚服,看起来倒也干净,看起来并未受到折辱。
晋王抬起头,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怨恨,有不甘,也有一丝无奈。“太子殿下,恭喜你,很快就能登上那至尊之位了。”
沈羡之冷笑一声,“你谋逆在先,如今落得这般下场,还有何话可说?”
晋王惨笑,“我不过是不甘心,就因为你是长子,就能轻易地得到太子之位,而我却要被你永远压在底下,如今更是落到这暗无天日的牢房里。”
沈羡之眼神冰冷,“这是你自己人心不足,贪欲太盛,没有那个本事野心却不小,大晟律法,谋逆者罪无可恕。”
晋王冷笑:“成王败寇罢了!我是败了,我任!只是灵儿如今身怀有孕,我别无所求,只看在一起长大的份上,留她一条命。”
“好!我答应你!”
晋王点了点头,然后开始磨墨,一边写一边说,“这是前朝萧氏暗中留下来的人,如今我把名单给你,你都处置了吧!”
沈羡之挑眉道:“你竟然肯告诉我?”
晋王手中的笔未停,“虽然你和我之间争斗不休,但我毕竟姓沈,这些人虽说为我所用,但各有目的。我本来也没打算留着他们,只是如今败了,这些人终究是隐患,你就替我处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