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丫头,好好用它(2 / 2)

她让人搬来一只陶罐,放在会议室的地板上,然后微笑着说道:“请大家脱掉鞋子,静坐十分钟,感受一下脚底的触觉。”

会场里一片哗然,但最终,还是有人带头脱掉了鞋子。

十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有人闭目养神,有人偷偷玩手机,有人一脸不屑。

但当时间到的时候,近一半的人承认“脚底有异样”。

“我感觉…有点麻。”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跳动。”

“嗯…有点凉,还有点潮。”

于佳佳这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而有力:“如果这是塌陷的前兆,你们愿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脚?”

全场鸦雀无声。

这次,没人再敢质疑。

李素芬那边也没闲着。

她悄悄推动档案馆启动了“非语音城市记忆”专项收藏。

她亲自带队,走访了十几个社区,征集各种各样的民间素材——扫帚节奏谱、井盖敲击密码、晾衣绳颤动视频……

这老太太,平时看着古板严肃,没想到内心竟然藏着一颗文艺的心!

有一天,她在南城老巷发现一群老人自发组成的“听地会”。

每逢雷雨前,这群老人就会聚集在古井边,用手掌感受地面的震动,以此来预测天气。

李素芬默默地录下了整个过程,然后给这段视频归档,编号为“H007”,并在备注栏里写下了一行字:“制度看不见的,未必不存在。”

夜幕降临,市应急中心的灯火依然通明。

于佳佳揉了揉酸胀的眼睛,伸了个懒腰。

突然,电话响了。

是六区的值班员打来的。

“喂,老林吗?我这边…罐子它…它…”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急促的喘息,然后,嘟的一声,挂断了。

这声音听起来,怎么这么像喘不上气儿的哮喘病人?

于佳佳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她拿起外套,抓起车钥匙,冲出了办公室。

初夏的夜晚,风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潮湿。

远处的霓虹灯闪烁着,像无数只眼睛,窥视着这个城市的秘密。

今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于佳佳风风火火冲出大楼,引擎轰鸣,直奔六区。

初夏的夜风灌进车窗,吹得她头发凌乱,像极了深夜赶稿的社畜。

淦!

这该死的KPI!

与此同时,市应急中心大楼内,一场无声的“地震”正在酝酿。

联席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如期举行,大佬们西装革履,人模狗样。

议程照旧,审议新一批试点名单,走流程,图个吉利。

然而,于佳佳是谁?

那可是个能把流程玩出花儿来的女人。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我们换个玩法。”于佳佳站在台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熄灯!”

话音刚落,整个会场陷入一片黑暗。

紧接着,工作人员开始分发陶罐。

每人一枚,不大不小,刚好能贴在腹部。

“请各位将陶罐贴于腹部,静心感受。”于佳佳的声音在黑暗中回荡,带着一丝蛊惑。

“五分钟,开始。”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陶罐与腹部接触的细微摩擦声,以及参会人员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黑暗中,大佬们如坐针毡,感受着来自身下的震动。

五分钟,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灯光亮起,人们纷纷取下陶罐,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这时,角落里的张老师缓缓起身,用手语比划着。

于佳佳充当翻译:“孩子们说,大地在翻身,但它不疼。”

散会后,众人三三两两地离去,气氛略显诡异。

周正礼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于佳佳面前,递上一个密封的木盒。

“于小姐,这是我队当年的‘人体测震评分表’,禁用了五十年。现在,还给你。”

于佳佳接过木盒,打开一看,一股尘封的味道扑面而来。

首页上,一行红色的大字格外醒目:“优秀标准:能辨出地心跳慢半拍。”

她合上木盒,抬头看向周正礼,

“丫头,好好用它。”

望着周老离去的背影,于佳佳握紧了手中的木盒。

六区老林的电话,还有这份尘封的评分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

“于姐,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于佳佳没有回答,而是抬头看向远方,霓虹灯闪烁,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们。

她只是轻声说了一句:“备车,去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