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你删掉的,它记得(2 / 2)

这玩意儿跟了他几十年,比他儿子都亲。

“难道是哪里漏水了?”

他顺着管道,一寸一寸地摸索,耳朵贴在管壁上,恨不得把每个细微的声音都榨出来。

“奇怪,听声音,像是水压不稳,可管壁干燥,没有漏水的痕迹啊!”

赵工从工具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平板电脑,调出智能水务AI系统。

屏幕上,绿色的波形图稳定流畅,各项数据“运行正常”。

“扯淡!”

赵工啐了一口,这帮搞AI的,就知道盯着数据,懂个屁的管道!

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管道也是有脾气的!

他关掉平板,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用铅笔在当天的巡检报告末尾,画了一个极小的倒三角符号。

这个符号,是他们这行二十年前的老人才懂的暗记,意思是:“路在憋气”。

意思是,表面平静,底下可能要出大事儿。

当晚,赵工特意绕路去了菜市场。

李素芬的豆腐摊还亮着昏黄的灯。

“哟,赵工,今儿个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买豆腐?”李素芬一边麻利地切着豆腐,一边笑着招呼。

“嗯,家里想吃点卤水豆腐。”赵工含糊地应着,眼睛却盯着李素芬的案板。

“好嘞,您稍等。”李素芬切好豆腐,用油纸包好,递给赵工。

赵工接过豆腐,递钱的时候,压低声音说:“最近少用铁器敲台子。”

李素芬抬眼看了他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压豆腐的压板,挪到了角落里。

“好嘞,您慢走。”

赵工点点头,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李素芬照常来到菜市场摆摊。

她发现隔壁老王的肉铺,换了把崭新的剁骨刀,锃光瓦亮,看着就锋利。

“王哥,换新刀啦?这刀可真够亮的!”李素芬笑着打招呼。

“那是,新刀就是好使,剁骨头那叫一个利索!”老王一边挥舞着剁骨刀,一边得意地说。

李素芬看着那把刀,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

“这刀的频率太高了……”

她开始调整自己切菜的节奏,故意错开老王剁骨头的重要节点。

“素芬,你今天切菜怎么这么慢?磨洋工呢?”隔壁卖菜的张大妈,忍不住抱怨。

“哎哟,张大妈,我这是在练习刀工呢!刀钝点好,省力气!”李素芬笑着打了个哈哈。

张大妈撇撇嘴,一脸不屑:“切,迷信!”

第三天夜里,李素芬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听到自家墙根传来一阵细微的裂响。

她心头一惊,赶紧关掉电视,循着声音找去。

掀开地砖一看,一根老旧的供水管接口,正在往外渗水。

“果然出事了!”

李素芬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这根水管,是因为持续的共振,导致金属疲劳,这才裂开的。

她叹了口气,没敢声张,也没敢报修。

这种事情,报上去也说不清楚,说不定还会惹来麻烦。

她找来工具,自己动手,把水管修好。

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共振,她还特意在案板下,贴了一层厚厚的橡胶垫。

清晨,李素芬像往常一样,推着豆腐摊来到菜市场。

刚摆好摊,就看到赵工提着工具箱走了过来。

“赵工,早啊!”李素芬笑着招呼。

赵工没说话,只是走到她的豆腐摊前,朝她的碗里,多放了一块卤干。

两人相视无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周志明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主持着智能水务系统升级会议。

“同志们,经过前期的试点运行,我们这套智能水务系统,效果显着,大大提高了供水效率和管理水平!”周志明意气风发地说。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经研究决定,我们将彻底关闭人工报告通道,所有数据,以系统为准!”

“至于那些所谓的‘感官顾问’岗位,我看也没什么必要了,转为荣誉职称,让他们颐养天年去吧!”

周志明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

散会后,周志明回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秘书就送来一份匿名纸质简报。

“周经理,您的快递。”秘书说完,转身离开。

周志明拿起简报,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简报里,夹着赵工过去三个月的手绘波形图,每一张都被精准地标注了AI误判的时间点。

每一张图的

周志明盯着那些波形图,看了许久许久。

他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最终,他将简报塞进了抽屉的最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