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林老师上课时间(2 / 2)

林枫笑着摇摇头:“你想得有些简单了。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就太好办了,特效技术而已,只要我们国内全力学习,不用20年就肯定能够赶上来。

可是事实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好莱坞商业特效大片的剧本几乎都基于成熟的类型模板,但会在框架内做细节创新,让观众既能获得熟悉感,又不至于觉得重复。

我们就拿这部《变形金刚》来举例。

其卖点就是“科幻机甲+军事动作”的类型混搭制造新鲜感。

然后你们再看看剧本的结构,这就是典型的三幕式结构,每一幕都有非常明确的锚点。

剧本将冲突框定为‘外部威胁下的生存’和‘个体在困境中的选择’相结合。

这些冲突基于人类共通的情感,无论文化背景如何,观众都能快速共情。

到了具体的细节,剧本又把冲突拆解为‘小危机→中危机→终极危机’,每个危机对应一段特效场面,且场面规模逐步升级。

商业片的核心诉求是让观众轻松入戏,《变形金刚》的剧本严格遵循‘目标-阻碍-解决’的经典叙事逻辑:

核心目标明确:汽车人要保护火种源并阻止霸天虎,人类要生存;

阻碍清晰:霸天虎实力更强、火种源位置暴露、人类军方初期不信任汽车人;

钩子密集:每15-20分钟设置一个小高潮(如大黄蜂首次变形、山姆被霸天虎追杀、擎天柱团队降临地球),同时埋下‘威震天为何被冰封’、‘火种源的起源”等小悬念,既让观众能跟上剧情,又保持观看欲望。”

三人一边听着林枫的讲解,一边点头,一边翻看剧本。

林枫喝了口茶继续道:“你们再看看角色的设定。虽然这个系列片的主角铁定是变形金刚,但是作为串联故事的人类的选择就很有讲究了。

这部电影中的人类主角设计既有‘标签化’又必须有‘有记忆点’,还一定要让观众有代入感,这点尤为重要。

你们看看这个剧本角色的设置,剧本没有直接从变形金刚的星际战争切入,而是以普通高中生山姆的生活为起点,他为买二手车遇到大黄蜂,因祖父的遗物被卷入危机。

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

用‘小人物’连接观众,能让大部分观众顺速产生代入感。

山姆平民身份有代入感,他的青春期烦恼也有代入感。

再通过他的视角逐步揭开变形金刚的存在和星际战争的真相,避免了宏大世界观一开始就带来的疏离感。”

说到这里,林枫顿了顿,让三人稍微消化一下,继续道:“《变形金刚》的剧本本质上是用成熟的叙事框架承载Ip价值。

它根本不需要追求复杂的剧情或深刻的主题,而是精准把握了观众想看什么,既有童年Ip的情怀唤醒,又有小人物成长的代入感,还有特效与喜剧结合的娱乐性。

商业片的核心不是有多创新,而是如何把经典元素、情感共鸣和视听奇观结合得让观众愿意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