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枫在纽约拍摄《疾速追杀》的同时,豆瓣网的第一张通过网络购买的电影票被卖了出去。
是两位京城某大学情侣在豆瓣网上,通过支付宝,购买了天恩院线京城的电影院中,正在上映的《飓风营救》的两张电影票。
也许,这在当时看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重新定义了当时电影购票的新形态。
虽然在美国,Fandango在2001年,就允许用户在线购票。
但是就仅限于购票,没有其他服务,比如在线选座位。
他们依旧采用了采用先到先得的方式。
而这次豆瓣开通的在线购票,不但能够提供影院、电影、时间、场次选择等基础功能,甚至还有在线选座,其他商品购买,改签、退票等服务。
在林枫看来,这样的功能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网络购票了,能在繁忙时间,大大提高影院的效率,提高客户体验。
至于自助售票机,现在豆瓣网还在委托研究中,这个反而不急。
当然,关注这件事的人,除了视界系的相关人员,剩下的就是马芸了。
其余的反应和关注度其实并不大,甚至没有豆瓣开辟博客,开辟电影评价评分来得有影响力。
博客方面关注的是互联网圈。
电影的评价评分自然就是影视圈了。毕竟如果这个能成,那么天恩可能就要成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开挂者”。
只不过,现在豆瓣还非常弱小,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而已。
这件事没有起波澜,但是《飓风营救》却真的掀起了飓风。
电影在国内上映一个月后,票房成功突破了2亿元大关,来到了2.07亿元。
只是这时电影票房已经过了票房的高峰,需要看的都已经看过了,不会在电影院看的也已经能看盗版了,剩下的只是捡些尾盘。
加上暑期档好莱坞电影,如《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反击》这些大片的上映,严重挤压了电影的票房空间。
李小萍等人一商量,干脆直接下画算球。
就这样,《飓风营救》的国内票房就定格在了2.07亿元。
不过,这个成绩已经是国产电影的历史第二了,仅次于张一谋的《英雄》。
同时,也是林枫和程龙国产电影的最好成绩。
不过,这部电影的海外票房可就牛逼多了。
光是在北美,上映了三周的票房就已经过亿,来到了1.22亿美元。
只不过,在这个更新换代异常迅速的暑期档,票房增长快,下跌也很迅速。
到了第四周,上映的电影院数量已经降到了2858家,工作日的单日票房已经降到了200万美元以下,周末的最高票房也降到了500万美元以下。
这也是这类商业属性浓烈的电影的必然结果,非常正常。
这部电影在中美两个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是其他的海外市场就没有这么吃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