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万里碧波如镜。一座孤岛悬于天地之间,四周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晨曦初露,朝霞将云海染成金红,海天相接处,一轮红日正缓缓升起。
岛中央的练剑坪上,李师婉一袭白衣胜雪,手中长剑在晨光中泛起清冷光泽。
她身姿轻盈如燕,剑随身走,正是青莲剑诀的起手式“青莲初现”。剑尖轻颤间,空气中凝结的露珠竟化作朵朵青莲虚影,徐徐绽放。
“一个月而已,精进如此之快。”不远处的古松下,李慕蝉负手而立,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惊叹。
他记得一月前的那个雨夜,李师婉初次握剑时的生涩。而今她剑招已臻化境,每一剑都带着浑然天成的韵味。海风拂过,她衣袂飘飘,剑光如练,在晨雾中划出玄妙轨迹。
“云海生莲!”李师婉轻叱一声,长剑旋舞。剑风过处,四周云雾竟真的凝结成朵朵白莲,随着剑势起伏流转。
这一幕美得惊心动魄,连枝头的海鸟都忘了鸣叫。
李慕蝉的思绪飘回到三十年前。那时他还是个少年,在父亲的指导下苦修青莲剑诀苦苦不得法,而眼前这个年仅十五的孙女,竟在一个月内做到了。
“此等天赋,便是先祖在世,恐怕也要惊叹吧。”李慕蝉喃喃自语,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剑柄。
便在此时,李师婉剑势陡然一变。她纵身跃起,长剑挥洒,无数剑气如莲花绽放,将周身三丈内的雾气尽数驱散。剑光璀璨,映得她如玉的面庞更加清冷出尘。
李慕蝉瞳孔微缩。他清晰地感受到,李师婉周身剑气已臻圆满,只差最后一步,就能突破一流境界,跻身绝顶高手之列。
是时候了。
他身形倏动,如鬼魅般掠过十丈距离,腰间长剑无声出鞘。
这一剑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三十年苦修的剑意,剑锋未至,凌厉的剑气已让李师婉鬓发飞扬。
“婉儿,小心了!”李慕蝉的声音依旧平静。
李师婉在刹那间转身,青莲剑诀中的剑招自然使出。剑光流转,在身前布下一道道剑气屏障,如层层莲叶叠翠。
双剑相交,发出清脆鸣响。李师婉只觉一股磅礴大力传来,连退七步方才稳住身形。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随即化为浓浓战意。
“请祖父指教!”她长剑斜指,气势陡然攀升。
李慕蝉不言,剑招如潮水般展开。他的每一剑都朴实无华,却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攻向李师婉剑招中最薄弱之处。
李师婉初时还能应对自如,渐渐地,额角渗出细密汗珠。她感觉李慕蝉的剑势如同无边大海,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深不可测。更可怕的是,每一剑都带着一种奇异的牵引力,让她的剑招不由自主地随之变化。
三十招过后,李师婉已完全处于守势。她的青莲剑诀施展到极致,周身剑气化作一朵巨大青莲,将自己护在其中。可李慕蝉的剑总能找到缝隙,如细雨般渗透进来。
“婉儿,你的剑,太拘泥于形了。”李慕蝉的声音忽然响起,“青莲剑诀之妙,在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形散神不散,才是真谛。”
李师婉心神剧震。一个月来,她将剑谱上的每一招每一式都练得丝毫不差,自以为已得精髓。此刻经祖父李慕蝉点破,才恍然惊觉自己一直被困在剑招的框架里。
她尝试着改变,剑招开始变得飘忽不定。时而如清风拂莲,时而如急雨打萍。可这临阵变招,反而让她的防守出现了更多破绽。
李慕蝉剑势陡然加紧。“婉儿,还不够!你要学会忘记剑招,记住剑意!”
忘记剑招?这怎么可能?李师婉心中迷茫,手上却不慢。她强行让自己不去想下一招该用什么,只是凭着本能出剑。
这一变,果然有所不同。虽然剑招不再完美,却多了一份行云流水的自然。偶尔几剑,竟逼得李慕蝉也要稍避锋芒。
“很好!”李慕蝉眼中闪过赞许,剑势再变。这一次,他不再留手,绝顶高手的实力完全展开。
李师婉顿时压力倍增。她感觉四周全是剑影,每一道都带着刺骨寒意。海岛的晨雾被剑气搅动,化作旋涡围绕两人旋转。她咬紧牙关,将青莲剑诀反复施展,可无论如何变招,总逃不出李慕蝉剑意的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