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子不大,但孟媛很有潜力,我很看好她。还是先说说您的病情吧。”
李辉耀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将话题拉回正题,并主动找来医生询问病情。
医生拿着片子,简单说明了病情:“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伴有早期肝硬化迹象,需要立刻进行手术治疗,加上后期的药物和调养,总费用大概在两三万左右。”
听到“两三万”,孟建军和孟母的脸瞬间就垮了。在2006年,这笔钱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孟建军心中一沉,但紧接着,他迫不及待地转向孟媛,脱口而出:“孟媛!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李辉耀再次拦住了孟媛,看着孟建军,平静地说道:“孟叔,钱的问题,我们可以解决。”
李辉耀沉思一会,提出了一个临时想到的方案:“我简单说吧,孟媛跟我很投缘,我们公司也愿意培养人才。这样,我们可以全额资助孟媛完成大学学业,并且,您这次看病的费用,我们也一并承担了。”
“真的?!”孟建军喜出望外,“那太感谢您了老板!”
“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李辉耀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孟媛必须顺利读完大学,期间不能受到任何干扰。毕业后,她需要优先到我们公司工作至少五年,而且这次看病的费用,也会从她的薪水里面扣除。如果期间因为家庭或者什么别的原因,导致她学业中断或者无法履行工作协议,那么,所有的资助,我们需要双倍追回,并且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这番软硬兼施的话,像一份商业合同,为孟媛的未来加上了一道“法律保险”,彻底杜绝了孟父以后让她辍学或逼婚的可能。
说完,李辉耀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份打印好的、看起来无比正规的《人才定向培养与资助协议》,递到了孟建军面前。
这份协议,是他在车上思索许久,才想到的一个主意,托省队的专业人士草拟的,并让周长伟在县城打印店打印出来的,他想以一种其他的方式,保护孟媛,他的青梅。
他指着协议上的条款,语气冰冷地解释道:“这是我们公司的标准协议,一式三份。孟叔,您要是同意,就在这里签字画押。我们公司的法务部,会立刻跟进。您放心,我们是正规公司,一切按合同办事。”
“法……法务部?”
孟建军被这个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词给彻底唬住了。他看着那份写满了密密麻麻条款的“合同”,又看了看李辉耀那不容置喙的眼神,心中有些犹豫和不甘。
几万块的医药费是解决了,但那五万块的彩礼可就飞了!
李辉耀看出了他的贪婪和挣扎,心中冷笑一声,决定再加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