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采访区。
刚刚加冕百米新王的李辉耀,瞬间被潮水般涌来的记者们团团围住,无数的话筒和录音笔,争先恐后地递到了他的嘴边。
体育频道的美女记者夏之霖再次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敏捷的身手,成功挤到了最前面。
“辉耀你好!再次恭喜你!”
她的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激动。
“一天之内连夺跳远和百米两块金牌,你创造了历史!现在心情如何?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李辉耀先是按照郑指导赛前的嘱咐,一本正经地对着镜头,诚恳地说道:“首先要感谢国家对我的培养,感谢总局和中心领导们的支持与信任,也要感谢冀省队和我的教练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尽显一名体制内顶尖运动员的成熟与稳重。
随即,他恰到好处地深吸一口气,用手背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珠,脸上露出一个略带“疲惫”的笑容。
“心情……当然很激动。但说实话,现在感觉更多的是累。今天连续高强度的比赛,从下午的跳远决赛到刚才的百米飞人大战,体力消耗确实非常大。”
他的“演技”恰到好处,那份恰到好处的喘息和略显暗淡的眼神,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信以为真。
夏之霖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关键点,立刻追问道:“那对于晚上最后的200米决赛,你还有信心冲击第三金,完成史无前例的壮举吗?”
这个问题,也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李辉耀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和力不从心:“这个……真不敢想了。200米对体能的要求比100米更高,我现在感觉两条腿都有点发软,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他顿了顿,语气显得更加真诚:“晚上的比赛,我肯定会尽全力去拼,但可能……更多的是重在参与吧。能顺利完赛,我就很满意了。”
这番“实在话”,如同一颗定心丸,让在场的记者们都找到了今晚新闻稿的绝佳标题。
他们纷纷埋头,在笔记本上飞速记下“李辉耀体力不支,200米或重在参与”、“一日双冠已是极限,天才少年坦言身心俱疲”等关键信息。
返回休息室的路上,郑伟杰和何勇听着周围记者们的议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
他们也认为,李辉耀是真的累了,这完全符合一个正常运动员在经历如此高强度比赛后的生理规律。
“行了小子,别有压力!”
何勇大手一挥,拍了拍李辉耀的肩膀,一脸心疼地说道。
“已经两块金牌了,任务超额完成!晚上的200米,正常发挥就行,千万不要拼,安全第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郑伟杰也递上了他那标志性的保温杯,语重心长地补充道:“你何导说得对。而且我告诉你个好消息,省体育局那边刚才来电话了,说你这块百米金牌的含金量极高,奖金至少再给你加十万!你就放宽心跑,这钱已经稳稳当当到手了!”
李辉耀听着两位教练发自内心的关心,心中一暖,也为自己的“演技”感到一丝好笑。
他习惯性地隐藏实力,这已经成了他在赛场下的本能。真正的底牌,永远要留在最关键的时候,掀给最值得的对手看。
他接过保温杯,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个听话的笑容:“知道了师父,何导。我会尽力而为的。”
那副略带疲惫却又努力打起精神的样子,让两位老帅看得更是又心疼又满意。
李辉耀赛后“体力不支”的言论,很快便通过网络传遍了四方,再次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博弈。
支持者们纷纷表示理解和心疼。
“耀哥太实诚了,都累成这样了还想着坚持比赛,光是这份体育精神就值得敬佩!”
“一天两块金牌已经很恐怖了!200米别跑了,好好休息吧!我们已经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