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即转向正题,先是对集团既定的科技战略给予充分肯定:“科技,是新兴产业,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拥抱。”语气坚定,立场鲜明,稳住了基本盘。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语调陡然锐利:“可重点,从来不在‘产业’,而在‘新兴’二字。”
众人屏息。
“港口,看似传统,但谷口地区呢?是新兴热土。
货物流向的市场呢?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体。
而操盘者古村集团呢?更是风头正劲的新兴势力。”
他一字一句,如刀刻般清晰,“我们投资的,从来不是某个行业,而是‘新兴’所带来的爆发性增长机会。”
董事们眼中骤然一亮,仿佛被点醒了某种沉睡的记忆——
他们想起了南都,那个曾经荒芜的沿海小镇,如何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推动下,蜕变为今日的经济重镇;
想起了当年低价拿地、抢建厂房的疯狂岁月,正是那些“看不上眼”的传统产业,成就了今天的帝国根基。
能炎乘势而上,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是创始股东。我们买在最低点,握在最前端。这不是投资,这是入场券。”
这句话如烈火投薪,瞬间点燃了会议室的激情。董事们的眼神从犹豫转为灼热,从观望转为跃跃欲试。
他们终于明白,能炎的方案,不是对传统的背叛,而是对“新兴”本质的深刻洞察——真正的风口,不在行业分类,而在趋势起点。
而能总静静听着,嘴角浮起一丝笑意。他知道,这场博弈,已经不再需要投票来决定。因为真正的共识,早已在思想的碰撞中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