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高丽要走沿途地图,扬州官骗来一把烧,消除亡国隐患(2 / 2)

陈秀宫看时机差不多了,悄悄给身边的一个下属使了个眼色。下属会意,慢慢站起身,装作去厕所的样子,绕到金允文的随从身边——之前已经打听清楚,地图由金允文身边的一个贴身随从保管,放在随从随身携带的一个锦盒里。

那个贴身随从已经喝醉了,趴在桌上,手里还紧紧攥着锦盒的带子。下属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慢慢掰开随从的手,把锦盒拿了过来,然后快速走出了宴会厅,往府衙后面的柴房去。

柴房里,早就有人准备好了火种。下属把锦盒打开,里面果然放着一张折叠整齐的地图,上面用墨笔标注着从登州到汴京的各州府位置、沿途的驿站、河流、山路,还有各州府的布防人数,标注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下属不敢耽误,立马把地图展开,用火种点燃。火焰“噌”地一下窜了起来,很快就把地图烧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堆灰烬。下属又把灰烬搅碎,倒进旁边的水桶里,确保没有任何一点地图的碎片留下。

做完这一切,下属才悄悄回到宴会厅,给陈秀宫递了个“搞定”的眼神。

陈秀宫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又给金允文倒了一杯酒:“金使臣,再喝一杯!咱们难得相聚,今日一定要喝个痛快!”

金允文迷迷糊糊地端起酒杯,刚喝了一口,就“啪”地一声,把酒杯掉在地上,身子一歪,趴在桌上睡着了。

陈秀宫让人把金允文和他的随从,都送到驿站休息,特意吩咐下属,好好照看他们,不能出任何差错。

第二天一早,金允文醒了酒,想起自己保管的地图,心里一慌,立马叫来贴身随从,问:“地图呢?放在锦盒里的地图,你放哪里了?”

贴身随从也慌了,连忙摸自己的口袋,又翻了翻随身携带的东西,哪里还有锦盒的影子?他急得满头大汗:“使臣,我……我昨晚喝多了,不知道锦盒放哪里了,也不知道地图是不是还在里面!”

金允文气得浑身发抖,立马让人在驿站里找,还让人去府衙的宴会厅找,可找了半天,连锦盒的影子都没找到,更别说地图了。

他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找陈秀宫。

陈秀宫早就等着他了,见金允文来了,故作惊讶地问:“金使臣,这么早来找在下,是不是有什么事?”

金允文脸色难看,躬身说:“陈知府,实不相瞒,昨晚宴席之后,我随从保管的一份地图,不小心弄丢了。那是贵国陛下赐下的,从登州到汴京的沿途地图,要是丢了,以后朝贡就不方便了,还会让贵国陛下怪罪,所以想请陈知府帮忙,让人找一找。”

陈秀宫装作很着急的样子,立马站起来:“什么?地图丢了?这可不得了!那是陛下赐下的东西,怎么能弄丢呢?”

他当即让人召集下属,吩咐道:“你们立马带人,在驿站、府衙,还有使臣昨晚经过的路上,仔细找,一定要把地图找回来,要是找不回来,你们都别干了!”

下属们纷纷领命,出去找人搜寻。

可这都是陈秀宫装出来的——他早就让人打过招呼,不用真找,随便在外面转一圈,回来就说没找到。

果然,没过多久,下属们就回来了,一个个摇着头说:“大人,我们找遍了驿站、府衙,还有沿途的路,都没找到地图,不知道是不是被小偷拿走了。”

陈秀宫叹了口气,对金允文说:“金使臣,实在对不住,没能帮你找到地图。扬州城里偶尔也有小偷,说不定是昨晚宴席散了之后,小偷趁乱把地图偷走了。”

金允文急得团团转,却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总不能怀疑陈秀宫,毕竟陈秀宫一直热情接待他,还特意让人帮忙找地图。要是再耽误行程,朝贡的东西可能会变质,还会让高丽国王怪罪。

陈秀宫看着他的样子,故作安慰地说:“金使臣,你也别太着急。虽然地图丢了,但沿途各州府都知道你们要去汴京,会好好引导你们的,不会耽误你们的行程。等你们到了汴京,见到陛下,跟陛下说明情况,陛下仁慈,肯定不会怪罪你们的,说不定还会再给你们一份地图。”

金允文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要是再在这里耗着,也找不到地图,还会耽误大事。他只能点了点头,说:“多谢陈知府安慰,那我们就先启程,去汴京了。”

陈秀宫笑着说:“使臣一路顺风!我已经让人给你们准备好了粮草和水源,装在马车上了,你们直接带走就行。”

金允文连忙道谢,带着随从,匆匆离开了扬州,往汴京去。

看着他们的队伍消失在城外,陈秀宫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地图已经烧了,就算高丽想把地图卖给契丹,也没机会了,大宋的隐患,算是消除了。

后来,金允文到了汴京,跟宋神宗说明了地图丢失的情况。宋神宗虽然有点不高兴,但也没怪罪他,只是让人重新给了他一份简化版的地图,只标注了各州府的位置,没标注布防和粮草储备,还特意叮嘱他,这次一定要保管好,别再弄丢了。

金允文拿着简化版的地图,带着朝贡队伍,顺利回了高丽,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地图是被陈秀宫骗走,然后烧掉的。

而陈秀宫护图的事,也慢慢传到了汴京。文彦博知道后,特意在宋神宗面前夸赞陈秀宫,说他心思缜密,考虑周全,及时消除了大宋的隐患,是个难得的人才。

宋神宗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当初答应给高丽地图,确实太草率了,要是地图落入契丹手里,后果不堪设想。他当即下旨,赏陈秀宫黄金百两、锦缎五十匹,还把他提拔为江宁府知府,让他管更大的地方。

陈秀宫接到圣旨后,并没有骄傲,只是躬身谢恩,然后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地治理地方,守护着大宋的百姓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