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杜家军登场(1 / 2)

北城被炮击引发的恐慌迅速蔓延到了长春全城,大批的百姓们开始往城南方向撤离。

与此同时,城内还出现了不少打砸抢烧商铺的恶性事件,但却因为没有军队、巡警出面维持秩序,致使商贾们不但财产被洗劫,有的甚至连店铺都无法保下。

南大街上,逃难的人群像被无形鞭子驱赶着的蚁群,前心贴后背地涌向南门。

挑扁担的汉子赤着脚,扁担两头的箩筐晃出半袋糙米和一床团成球的破棉被;一个瞎眼老妪把孙儿绑在自己佝偻的背上,孩子已经哭哑了嗓子,只能发出幼猫似的呜咽。还有一位穿绸缎的商贾也早锦袍下摆撕成了布条,裹在渗出血的小腿上。

忽然,小巷里冲出几名巡警打扮的人,他们逮到一对夫妇后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抢下二人背后的干粮袋后扬长而去。被抢的女人扑倒在泥里,发髻散乱也不敢去追,难受地只能把脸埋进泥水中,以这种方式来逃避眼前的悲惨遭遇。

一位枯瘦老头睁大了眼,愤怒地看向天空,头颅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着。

“老天爷啊,下头人都这样了,当官的不管、当兵的不管,难道你也不来管管嘛?行啊,都不管咱们的死活,那就不活了。”

他赌气似的地坐向了道边,这人世间只剩他孤零零一个人,这条老命谁愿意拿就拿走吧。

不知是否是老天听到了他的抱怨,在他屁股着地的同时,人群前面却骚动起来。

有个糙汉子边往回跑边高声喊到。

“都别怕了,华国的军队来啦,咱们自己的军队来啦......”

老人闻言再次起身,扶着一棵树踮起脚、抻着脖子往南面看去。

只见在人群朝两边散开后,一支军队出现在了路的尽头。

尽管老头这一生也算是历尽沧桑,却也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军服,那颜色远看就像刚出炉的钢被泼上了一层冷霜,灰得发亮、冷得刺目,给人步步生寒、寸寸逼锋之感。

步兵分成四路纵队,并以小队为单位分割成段,军官走在自己队伍的最前面,所有人都保持着每分钟八十步的统一频率,鞋底踩到地面上发出整齐划一的“夸、夸”声,每名士兵的目光都坚定地看向前方,朝着炮火响起的北方大步前行。

在整支队伍的最后,还跟着百十匹骡马,马身上驮着弹药箱、军用物资和被拆卸开来的M1909山炮部件。

瘦老头没耐住好奇,大着胆子走上前几步,朝一名骑马的魁梧军官一抱拳。

“敢问这位军爷,咱这是哪的部队啊?”

军官“吁”地一拉缰绳,晃着大脑袋朝他咧嘴一笑。

“老子是.......咳,我是从白城过来的,这是杜玉霖杜大人的队伍,本人姓黄啊,正奉命前去北城门布防。”

“原来是杜大人的队伍,要是他来了,那咱长春城可就有救了。”

提起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杜玉霖的大名,那在吉省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他亲自带兵剿灭海沙子、活捉陶克陶胡的事迹,单拿出哪个来都够小百姓们茶前饭后吹捧半天的了,现如今放眼整个东三省,能跟他相提并论的将领也就那么几个,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了。

要说眼前这位军官是谁?那正是第二营的管带黄瑞啊。

大部队在乘火车到达公主岭站后,满铁方面却突然以运力紧张为由拒绝继续运输了,也正是这个反常的举动,让杜玉霖察觉到倭军可能要动手了。

于是他果断下令,命许彪第一营、黄瑞第二营、李景林第四营急行军赶往长春城,邱天明第三营从东侧翼包向满铁附属地,而他则亲率别动队从西侧直奔宽城车站。

命吴俊升带领后三营接管“公主岭”车站,就地展开布防以切断倭军补给线,并阻滞从四平过来的倭援军驰援前线。

黄瑞那历来都是打仗最着急的,所以他的营只用了一天一夜就赶到了长春城。

出发前杜玉霖反复叮嘱他,必须严令部队保持军纪,要再敢给自己丢脸绝不姑息,这当然说的是之前二营集体违纪的事,对此黄瑞是反复保证,再三强调自己如今已经脱胎换骨了。

得力于各营一直在按照杜玉霖改写的“陆军手册”进行训练,二营又在近一年内接纳了大批东北讲武堂毕业的年轻军官,因此如今的整体素质确实是过硬的,这才使得杜家军在长春的第一次露脸就博得了个满堂彩。

瘦老头点点头,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指着道旁那对刚被抢了的夫妇说到。

“黄大人,你可得为百姓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