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遁光!切磋!道途相异!(2 / 2)

“看来我的真炁,是可以运行异人的法门…”

太渊心中了然,心意一动,体表的白光顿时内敛消失。

到了晚食的时候,冯道人已经恢复了常态。

他本就没真的生气,只是觉得被个年轻后生“消遣”了,心里有点别扭。

饭桌上看太渊的眼神,还是带着点“你小子不厚道”的意味。

太渊看在眼里,心里清楚,自己得了人家的【遁光】法门,总得还个人情。

然而目前还没想好该做些什么。

只能先记在心里,等日后有机会再报答。

…………

在修成【遁光】后,知道自己的真炁能顺畅运转此方世界的异人法门,太渊就生出了见识各家手段的念头。

不过他也不急,冯道人久居桐柏宫,对当今异人界的格局定然熟悉,先从他口中探知底细,总比贸然闯荡稳妥。

毕竟自己所知晓的原世界线,也只是冰山一隅而已。

当然,太渊没忘记张三丰、九如和尚、王阳明、林平之他们。

太渊思来想去,寻到了县城里传播最广的《天台新报》报社,找到老板时,直接递上60块银元,“老板,我要登一则消息,头版,每月一次,连登半年。”

报社老板接过银元,掂量着分量,又看了看太渊递来的文稿——通篇讲的是“黑白学宫”的故事,提了“龙象金刚印”、“神机同流”、“清风十三式”这些招式,末尾主人公还说了句“泰山之巅,天门之约”的话,活脱脱一篇志怪小说。

老板虽不解这年轻人为何愿花重金登这种无关时政民生的文字,却也不多问,有钱赚就好,笑着应下:“没问题!下月起,您这稿子准上头版!”

太渊走出报社,望着街上往来的行人,思忖道:“相信三丰道兄他们看到的话,应该会联系我。”

只是他也清楚,这年月国际风云变幻,报纸上多是战事、新政的消息,这般“志怪故事”怕是多数人看过就忘,影响力有限。

故而他早做了打算,之后换一家报社刊登,报社们渠道不同,总能让消息传得更广些。

这就需要真金白银了。

因此,太渊偶尔进山采点药材,配些药丸,以便之后有机会赚点钱。

日子一晃,太渊在桐柏宫住了半个来月。

与冯道人的关系也从最初的客气,渐渐变得熟络。

平常闲聊里,两人交流法门的次数也就多了,从各练各的,到搭搭手。

这一搭手,冯道人惊了。

他发现无论他怎么使用什么手段,都不是太渊的对手,哪怕他动真格的!

冯道人原以为太渊只是灵魂天生比别人坚韧些,可没道理这性命修为也比自己强啊?!

自己这可是近百年的性命修为,这后生才修炼了多少年?

二十年?三十年??……

更让他惊奇的是,太渊的真炁竟不是按周天经脉运转,而是如活水般充斥全身每一处,举手投足间,真炁随心意流转,毫无滞涩。

这又是跟冯道人所知的不同。

“你这炁贯全身的路数……倒像是三一门的【逆生三重】。”

据冯道人所知,【逆生三重】的好像就是练这个的。

第一重,炁化皮肉。

第二重,炁化筋骨。

第三重,炁化全身。

难道这后生是三一门的?

不对啊,三一门的掌门不是左若童么?!

不仅如此,对方的炁感觉很“硬”,同样开启遁光碰撞,自己的遁光没撑两下就碎了。

如同玻璃与钢铁相撞。

“你的炁怎么凝练到这种程度的?”冯道人不解,“老道自问还有点眼力,全真的内丹功夫打磨不出你这样的炁!”

太渊也是感到费解。

他以为自己能修成【遁光】,那自己的真炁应该和异人的“炁”差不多,可跟冯道人真正的切磋后发现,他的真炁和对方的炁质量上差很多。

太渊心神一转。

他想到了一件事,异人们好像是直接得炁的。

无非是先天异人靠觉醒,后天异人靠修行,可他们有所成后是直接得炁,并没有如太渊这般神交天地后才化生真炁。

太渊询问冯道人如何练炁?

冯道人此刻也明白了太渊于自己的不同,目光深深的落在太渊身上,而后开口。

“依靠自身繁衍,和靠外力锻造,这是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

“生命体除了从上一代哪里继承下来的血肉物质外,最重要的是继承了上一代所赐予的一种更加本源的能量,这就是先天一炁…”

“先天一炁的存在,让我们从行尸走肉变成了拥有自主意识和灵魂的生命…”

冯道人从炁开始讲起,而后说起自己如何练炁,这其中自然涉及到一些他自身修行的功法,但此时冯道人已经不在意这些了。

说完后,冯道人直直看着太渊。

见冯道人如此真诚,太渊也不藏私,向冯道人简单介绍了自己修行的道途。

他没提自己来自其他世界,却将修行的每一步都讲得真切,从“玄关一窍”到“圣胎”,没有半分隐瞒。

“我是走先命后性的路子…”

“后天境界炼化水谷精气,气贯周身奇经八脉,凝聚神意,测量打通玄关一窍,后天转先天,内视观照,天地入心,内景有成,打磨功体成无漏……”

“先天炼神,随着心神力量壮大,天心入微,通神入化,内景外化,举手投足间,天地之势共鸣,继续炼神,神交天地,以天地为母体,重新孕化躯壳,真炁生成,长养圣胎…”

冯道人越听,面色越古怪。

起初是挑眉,接着是沉吟,最后竟变得凝重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石桌,眼神里满是震惊。

“你这的确是丹功的理念,但你这是把自己当做孙猴子在练啊…”

“练到最后,近乎于“天生地养”…”

冯道人目光震惊不已。

这种修行路数,是把自己当做“天地之子”来练,出生便是“仙胞仙胎”,冯道人闻所未闻,更关键的是,对方似乎练成了?!!

这也让冯道人明白了为什么对方的“炁”品质那么高。

功体与心神打磨到几近“无漏”,再化生真炁,这般真炁,自然纯净无杂,坚不可摧。

嗯?

不对!

冯道人心中一动,若真是如此,其中花费的时间必然很长,盖因,打磨功体,凝练壮大心神,每一步都是水磨工夫。

太渊看起来不过二十多,怎会有这般深厚的积累?

望着太渊那张年轻的面容,冯道人忽然想到了左若童,心中一念乍起。

“太渊,你今年几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