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联邦,就只负责星门部署舰的制造,以及自我维护的程序设置,以确保足以运行几万年,甚至是几十上百万年,依旧不需要补充或更换的要求。
然后,对每个超星系团投放一艘,让其按照设定好的程序自行工作即可。
另外就是,关于星门部署舰是否会被发现,亦或是攻击的问题。
这个也很好理解。
在设计这种飞船时,会采用大量先进技术,以规避低级文明的查探。
而即便是某些低级文明偶然发现了,星门部署舰也会自行打开护盾,并利用量子跃迁撤离。
中低级文明,根本就没有能力攻破其护盾,亦或是追踪了。
至于更高级的文明...
联邦可是志在掌控整个宇宙边缘地带的,所以更高级的那些文明...
要么就是通过潜力考核,成为了联邦的附属,要么...
就是考核失败后被清理。
更不存在,会攻击联邦星门部署舰的可能。
所以,久而久之后,所有低级文明都会习惯于星门的存在,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
这,便是【星门计划】,第一阶段的全貌。
一个以改造宇宙基础生态,甚至是重塑所有低级文明发展模式的...
宏伟计划。
------
联邦历505年。
继长蛇-半人马座超星系团之后,另外两支远征舰队前往的超星系团,也有一个是相同的情况。
可见,高维文明已经不是只在一个超星系团内测试,而是进入到了小范围试用的阶段。
而同一时间。
第一艘命运级星门部署舰下线,并完成了一系列的测试。
这是一艘,长度超过3公里的飞船,整体外形为非对称的雪茄形\/飞镖形,尾部宽大,前部逐渐收窄。
分为多个可隔离的甲板段,内部设计极度实用化,遍布裸露的管线、陈旧的控制台和简单的发光符号,缺乏美观性,体现了其“功能至上”的设计哲学。
主源能系统,采用恒星跃入充能。
飞船可潜入恒星的日冕层,通过船体能量收集板直接吸收恒星能量,为主要超电容阵列充电。
备用能源为三组零点模块。
主要用于突然受到袭击时,维持护盾等高耗能设备,以及暂时无法进行恒星跃入充能的时候。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零点模块也能进行超载运转,达到自毁且不留任何痕迹的目的。
推进系统上,亚光速引擎采用的是反重力推进。
并不高级,但胜在足够稳定,且不需要大费精力维护,哪怕是用上百万年,也不大会出问题。
超光速推进则是使用了量子跃迁引擎,与超空间引擎的双重组合。
在星系内部,使用量子跃迁引擎,以提高效率。
而当要跨星系航行时,则是改为使用超空间引擎。
武器方面则只有数门自卫的近距离速射武装。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艘飞船的设计语言并非有多么先进,而是...
经久耐用,可靠性极强。
甚至联邦利用黑洞计算机模拟过,命运级星门部署舰投放使用后,其平均寿命可高达...
738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