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引力系列一切时,是什么样子的?
尤其是,中子星这么个玩意的引力...
是将附近所有东西瞬间压扁?
亦或是,撕成碎片?
实际上,都不是!
半径1000公里内。
舰内人员瞬间被拉长成千米级的血肉细丝,随后因分子键断裂而雾化。
至于战舰本身,装甲板像被无形巨手撕开的锡纸,龙骨被扭曲成麻花状。
10万公里内。
战舰护盾如薄冰般碎裂,各控制台迸发出蓝白色等离子火球。
即便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被引力直接杀死的船员,其大脑也会在0.03秒内微波煮熟,眼球爆裂成碳粒。
1亿公里内(半径333光秒,中子战星的绝对杀伤圈)
战舰的金属外壳量子隧穿成松散的中子粉尘,像沙堡般崩塌。
在333光秒的这个范围内,如果没有针对性的防范,那么即便是九级文明的战舰...
也难逃一死。
战场中心漂浮着金属与血肉的混沌星云,原子核被磁暴轰成夸克-胶子汤。
这一场景,谁看着不发毛?
------
在中子战星的内部,是一个直径大约80米的球形空洞。
科学部的那帮疯狂,不但真在其内部挖出了一个空洞,甚至还将维度折叠引擎等装置,也都给塞了进去。
并且,还留有一些地方,并最终成为了舰桥。
中子战星内部竟然还有一个舰桥,并且别看中子战星每秒自转上千圈,但内部舰桥中的人员,却丝毫不受影响。
因为,他们所在的位置被一种特殊力场所包裹。
无论中子战星怎么转,也无论它转得多快。
但内部舰桥,却完全是不转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科学部那帮疯子想办法打洞时,会将内部空间给整成一个球状,而不是其他形状的原因。
虽然是群疯子,但不得不说的是...
他们还真将这活给干成了!!
此刻,中子战星的舰桥内,一位年轻军官微微叹了口气。
中子战星好是好,但关键在于...
杀敌效率不高啊!
说到这个效率,肯定会有人说,一瞬间干掉333光秒内,所有的敌舰。
这效率,难道不高吗?
说真的,如果你只是用那一瞬间来说,那效率确实是挺高的。
但你要是将时间拉长一些呢?
是,中子战星确实可以依靠维度跃迁,瞬间出现在敌舰队阵列中央。
随后,利用自己那不讲道理的引力,瞬间撕碎所有人敌人。
但在这之后呢?
要知道,在这个动辄几十上百万战舰,甚至是几百上千万的战场上。
333光秒之内的战舰,可不会太多。
毕竟,星际战争中,最为忌讳的就是密集阵型了。
当然了,三级文明以下除外,人家那是没办法,只能依靠密集阵型来弥补磁轨炮的缺陷。
但放在高级文明这边。
一支舰队展开后,每一光秒的距离内,最多也就是几艘战舰而已。
所以,333光秒的范围,看似很大。
但实际上,能一波干掉的敌人并不多。
否则的话,林宇也不用想尽办法,要林韵给中子战星上各种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