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立国为夏(2 / 2)

仅仅数息之间,这蓬由太古燧石与泰山灵艾孕育的原始火种,已由一点星火燃成了一捧金红!炽烈的生命之光,在古朴的云雷饕餮纹铜盆中烈烈燃烧,映亮了高欢深沉的脸庞,也映亮了他身后一片肃穆的天地山河!

光芒跳跃着,仿佛古老文明跳动的血脉,终于在此刻被新生的帝王唤醒!

台下几千甲士,乃至更远处翘首以盼的长安百姓,数万道目光瞬间被这盆中诞生的生命之火攫住!不知是谁先发出的第一声由衷的惊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一片低低的、饱含着敬畏的哗然。

高欢的目光,此刻才真正完全聚焦于盆中跳跃的火焰。

那火焰的光芒在他眼底深处投下跳动的光斑,似有千军万马的杀伐之气在其中奔腾,又似乎蕴含着他一路行来的无数寒夜。

他不再迟疑,俯身探手,精准地捻住了铜盆中燃烧得最炽盛的那一根火焰——那是一根被点燃的燔柴引火木棒,顶端裹着浸透松脂的麻布,此刻已被彻底点燃。

手持着燃烧的权柄,高欢霍然转身!

他的袍袖带起一股劲风,十二章纹的衮服在这一刻被无形的气机灌注,日月星辰、华虫藻火、宗彝粉米在阳光下流淌起辉煌的光泽!

他大步走向受禅台最中心、最高耸的所在——那座矗立着的、专为此次大典打造的巍峨青铜燎炉!

那炉子通体黝黑,高达丈余,三足稳稳地鼎立着,如同扎向大地深处的根脉。炉腹浑圆饱满,其上铭刻着密密麻麻、仿佛能沟通鬼神的鸟篆雷文。炉口方正开阔,如同承接天命的巨口,此刻正对着万里晴空。

高欢脚步沉凝,行至炉前,缓缓抬起左手,那只握着象征皇权玉玺的手,悬于青铜燎炉上方,玉质的温润与青铜的幽深冰冷形成奇诡的对比。

“夏王高欢,”

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洪钟被重重敲响,带着一种源自天地的震动,瞬间压制了台下的一切喧哗:

“蒙苍天垂顾,降以符瑞;承兆民推戴,寄以厚望;荷前魏圣主眷命,托以神器!然神器至重,关乎社稷存续,黎民休戚!高欢何德何能,岂敢私藏?”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潮,仿佛看到了远在洛阳行宫中,那个本就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元朗。

他轻叹一声,收摄心神,目光重新凝聚在祭坛中央熊熊燃烧的燔柴之上。火焰跳跃,青烟笔直升腾,直贯苍穹。一种与天地对话、主宰乾坤的磅礴气势自他身上沛然而生:

“臣高欢,诚惶诚恐,战栗俯首,伏惟思忖:天道运行,渺渺无极,至公无私!观天象之垂戒,察星纬之更迭,历数迁移,运祚轮转,实乃天命所归,气数使然!非人力之可强求,亦非私欲之能挽逆!”

高欢一边感慨司马子如确实有两把刷子,短短几天时间写出的祭文的理论水平比前世那些古代史研究生们的‘大作’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一边继续念道:

“今敬择吉时,谨备玄牡牺牲、玉帛圭璋,燔柴升烟,昭告于至高无上之昊天上帝、厚德载物之后土神祇……”

祭文念至这里,高欢的声音不自觉拔高,骤然间打破了庄重的祷祝氛围:

“自即时起,废大魏之国祚!革除旧弊,鼎定新朝!”

“废大魏国祚!”

这几个字狠狠砸在每一个跪伏者的心头!

台下几千铁甲、文武百官、乃至远处屏息的万千黎庶,无不心神剧颤,头颅深埋,连大气也不敢喘。

一个曾经雄踞北国、终结五胡十六国乱局,享祚百五十年的赫赫王朝,就在这燔柴的烈焰与高欢斩钉截铁的宣告声中,轰然倾塌!

还不等众人回过神来,高欢声音再次响起:

“立新朝,”

他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最终定格在那方象征社稷的青铜大鼎之上,一字一顿:

“国号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