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嬴政质问定是非(1 / 2)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136 字 1个月前

果不其然,处理完琐事,嬴政的目光转向了李斯,淡淡开口:“李斯。”

“臣在。”李斯应声出列,手持玉笏躬身执礼。

“近日宗室之中,有《逐客书》上呈,寡人已览。言外客之害,甚嚣尘上。”

嬴政的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在谈论一件寻常小事,但“甚嚣尘上”四字,已隐含锋芒。

他顿了顿,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嬴肃等人,语气陡然转厉:“卿掌刑狱律法,亦为客卿之身,对此……有何高论?”

此言一出,嬴肃等人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一股不祥的预感骤然升起。

他们本以为大王会直接讨论《逐客书》内容,或是让他们出陈利害,却万万没想到,大王第一个点名的,竟是李斯。

而且这“有何高论”的问法,这陡然转厉的语气,矛头所指......

嬴肃脸色微变,下意识地想要出列辩解,却被身旁的嬴成暗中拉住。

而一旁的李斯,则是再次深深一揖,随后抬起头,朗声道:“回禀大王,臣,确有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接着,他转身直接迎上了嬴肃等人惊疑不定的视线,随即转向整个大殿。

随后,他从袖中郑重取出一卷帛书,双手高举过顶,朗声道:“臣,泣血上奏《谏逐客书》,乃为驳斥那等祸国殃民之妄言。请大王御览,请百官共鉴。”

刘高立刻趋步上前,接过那卷帛书,呈于嬴政案前。

然而,嬴政看也未看那帛书一眼,而是将目光投向阶下,声音陡然拔高:“刘高,念,大声念出来,让满朝文武都听听,听听李右监的‘肺腑之言’。”

“喏!”

刘高凛然应命,展开帛书,开始诵读那篇注定名垂青史的雄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刘高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随着诵读的深入,朝堂上的气氛发生了微妙而剧烈的变化。

以隗状、李斯等外客、芈姓重臣,腰杆挺得笔直,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芒。

不少出身六国的中层官员,原本因《逐客书》而心灰意冷、惴惴不安,此刻听着这大秦历代先王纳客用贤、富国强兵的雄韬伟略,听着那“客何负于秦哉”的诘问,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猛然冲上眼眶,胸膛剧烈起伏,一股久违的、被认同、被正名的激愤与归属感油然而生。

李斯此文,不仅是为他个人,更是为所有凭胸中才学、手中技艺效力于这片土地的人正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宗室班列的死寂。

嬴肃的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紫,嘴唇哆嗦着,想要反驳,却发现脑中一片空白。

他听着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外客名字和他们的不世功勋,听着那史实铸就的“客之功”,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他精心炮制、自以为能掀起狂澜的《逐客书》,在这煌煌正言面前,显得如此荒谬可笑,如此卑劣不堪。

李斯所引,皆是是历代先王的功业丰碑。

他拿什么去撼动?拿什么去反驳?

他身后的嬴成、嬴桀等人更是面如死灰,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