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那可真是太好了!”
“是吧!我就知道我可以!”
维克托激动地一步上前,张开双臂,将凯特紧紧拥入怀中。
凯特头依靠在男友肩膀上,眼里却是一丝黯然闪过。
班贝格马勒指挥大赛的冠军、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一次便广受好评。
现在,更是直接成为爱乐乐团这个顶级乐团的助理指挥……
而她呢……
凯特心里的苦涩愈加浓厚。
“所以,亲爱的,”
维克托的声音突然在她耳边响起,带着一丝探究和温柔,
“发生了什么,让你那么难过呢?”
-
五分钟后。
凯特坐在沙发上,维克托在她对面。
她抬起头,脸上再也无法维持笑容,只剩下浓得化不开的苦涩:
“维克托,你喜欢我的小提琴吗?”
维克托·斯威夫特沉默了。
初见时,他确实曾为凯特的琴声惊艳。
凯特能完美地复刻乐谱上的一切。
技术精准无懈可击,情感表达也严格按照谱面指示,娴熟流畅,在同龄人中堪称翘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维克托才渐渐发觉,凯特的小提琴里缺了东西。
凯特的小提琴既让人印象深刻,却又让人无法记住。
听起来或许有些矛盾。
这么说吧,如果让顶尖和极好的小提琴家都演奏同一首乐曲。
业余爱好者可能觉得两者都很出色。
但是专业的听众却能立刻识别出其中的差异。
顶级的小提琴家,即使演奏的是被无数人演绎过千百遍的经典,却还是会让人感到惊艳、惊喜。
因为他们不是在复刻乐曲,而是在再创作乐曲。
在演奏的过程中,他们会赋予乐曲不可复制的特质。
维克托曾经听过一段1910年录制的老唱片。
那是传奇小提琴家克莱斯勒的演奏。
仅仅几个小节,那独属于克莱斯勒的、无法模仿的“声音”特质便扑面而来。
凯特的小提琴里,恰恰缺少这种能穿透灵魂的、独属于“凯特·莫里斯”的印记。
-
看着维克托沉默的表情,凯特已经明白了答案。
她苦涩一笑,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曾经,他们并肩而立。
一个要成为世界顶级的指挥,一个要成为世界顶级的小提琴家。
可是如今…
凯特痛苦地发现曾经的自傲成了此刻痛苦的根源。
毫无疑问,她深爱着小提琴,那是融入骨血的热爱。
可越是爱,她就越无法忍受自己的“平庸”。
无法忍受,自己永远无法触摸到那个梦想中的巅峰。
-
时间在沉默中一天天过去,一年又一年。
维克托的指挥事业如同搭载了火箭,愈发璀璨夺目,备受全球乐坛瞩目。
他被誉为“近百年来最具天赋的指挥新星”,未来可期。
凯特却越发沉默了。
她由衷地为男友的杰出、梦想的实现而高兴。
那是她深爱的人啊。
但这份高兴之下,她也愈发痛苦。
她感觉自己像一颗逐渐暗淡的星辰,早已失去了自己的光芒。
随着维克托事业的腾飞,他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音乐事业中。
聚少离多成了常态,交流也变得简短而匆忙。
-
终于,那一天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