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以寡击众,以弱胜强者,不可胜数。”
“何也?”
“盖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韩明虽占据天时地利,但我等若是以人和来破之,其易破也!”
众人听许攸这样说,都有些期待地看着许攸,目光中燃起一丝希望。
连袁绍也是一脸期许地看着许攸。
许攸再次轻声说道:
“昔商汤以百里之地,革夏命而有天下。”
“周武以三千悍勇,败纣王于牧野。”
“岂因兵多将广乎?”
“实乃顺天应人,得道多助也!”
他见众人注意力已被吸引,便继续举例:
“诸公当知!”
“春秋时,吴楚柏举之战。”
“吴王阖闾以三万之师,破楚二十万强卒,而后直入郢都。”
“孙武、伍子胥等,善用地利,出奇制胜。”
“楚师虽众,不能当也!”
“不错!”
“确实!”
“嗯~有道理啊!”
帐中有人点头附和,紧张气氛稍缓。
“再观战国之时!”
许攸声音渐扬:“齐之孙膑,围魏救赵。”
“其以减灶之计,诱庞涓入马陵道。”
“万弩齐发,魏师大溃。”
“此智谋胜蛮力之明证也!”
许攸见袁绍夏侯惇等人也微微颔首,笑着继续道:
“近世之例,尤可为鉴。”
“昔霸王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以区区五万楚军大破四十万秦军,不可谓不震撼。”
“后有韩信背水一战,即井陉之战。”
“其背水为阵,以三万新兵败赵二十万众。”
“此二者,皆因主帅意志坚定,将士用命,方成不世之功。”
许攸见众人面色缓了很多,气氛也不再凝重,他笑着走到帐中地图前。
指向濮阳地形一脸笑意道:
“今韩明虽众,其大军来我东郡,更是分兵于陈留济北之地。”
“然其劳师动众,今岁其先攻黑山,眼下南下是为疲惫之师。”
“其收拢黑山百万之众,每日耗粮数万石计。”
“他就算粮再多,也经不住如此消耗。”
“想来其要不了多久也将少粮。”
“其麾下,派系众多。”
“冀州文武需要大功,颍川文武同样需要大功。”
“他韩明的宗族更是需要大功。”
“如今其麾下已隐隐在争权夺势。”
“我军虽寡,然上下同心,将士效命。”
“且以逸待劳。”
“主公神武,善纳良策。”
“夏侯将军与主公麾下猛将勇毅,皆万人敌。”
“更兼此地利而防守,韩明远来,补给漫长。”
“我军且坚壁清野以待其疲,何愁不胜?”
许攸环视众人,声音坚定。
继续开口:
“故兵不在多,在治也!”
“将不在勇,在谋也!”
“韩明地广粮多,适足为我等所取耳!诸君何惧之有?”
帐中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阵阵赞同之声。
“好!”
“不错!”
“有道理啊!”
“有道理有道理。”
夏侯渊更是赞道:“子远先生说的不错,我等为将者怎能惧敌?”
诸将面色由忧转喜,眼中重燃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