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千万之众,千万石粮(1 / 2)

“眼下徐州多地水利失修,农田荒芜。”

“今兖州大旱,恐殃及池鱼,我等当思万全之策啊!”

袁绍听了这话也是认可的点点头,他看向许攸,眼中露出些许期待之色。

期许道:“子远有何教我?”

许攸沉吟一番,缓缓开口:

“河北和南方皆风调雨顺,我等首先便是派人前往河北还有荆州买粮。”

“其次便是祭祀求雨,以安民心。”

“其三则是组织百姓挖新井、修水渠、疏通河流,想方设法以河水灌溉农田。”

“还有就是......主公看是否可联徐豫士族出粮赈灾。”

“不过......这些士族,恐不愿出粮救灾。”

“至于兵马之用粮,攸以为非战时以每日四斤暂改三斤,战时五斤改四斤。”

“我徐豫之旱只是小旱,不如兖州雒阳三辅等地之大旱,只要做好这些,问题不大。”

“但眼下我军兵马不可再增,至今时主公已拥十万大军,倒是足矣!”

“虽说进取不足,但防守有余。”

“待徐州修生养息数年,方可开疆拓土。”

“嗯~”

袁绍微微点头。

逢纪却是皱眉道:“主公,唯恐韩明趁兖州大旱而发兵兖州。”

“韩明若是得以在中原扎根,便是如同有了个攻打我等的堡垒,我等便直面韩明兵锋。”

“当防韩明啊!”

袁绍点点头,看向逢纪:“元图有何教我?”

逢纪想了想,提议道:

“首要便是联曹操,让他驻重兵于东郡、东平、济北三地。”

“再联曹操与主公同盟共挡韩明。”

“而后主公密信吕布,让他相助。”

“乌桓塌顿与主公交好,可让他联异族伐幽州。”

“让幽州难以出兵相助。”

“眼下曹操谋长安,长安当为曹操取之。”

“如此其应得数十甚至百万石粮。”

“倒是勉强可支撑数月之用粮,加之兖州些许余粮。”

“其短时间或不缺粮!”

“但其实纪最担心的不是这个!”

逢纪说到这里,眼中的担忧更甚。

袁绍心中一沉,忙追问道:“元图最担忧者何也?”

逢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

“眼下毫不夸张的说,韩明治地为整个河北,兼河内河东两重地。”

“其治下之民,以千万计。”

“其兵马不下三十万,但其养五十万大军已成为了可能。”

“冀州土地肥沃,年税粮,不下三百万石。”

“眼下青州幽州税粮,恐也有三百万石。”

“并州虽没什么税粮,但也能养数万大军。”

“关键据说韩明招收流民等前往并州屯田,要不了多久,并州人口也会增加,并州税粮也会增加。”

“而河内河东两地亦有数十万石粮。”

“去岁冀州存粮恐有数百万石。”

“眼下据说魏郡的邺城有多个粮仓,幽青两州之治地亦有粮仓。”

“韩明之粮,恐千万石计。”

“而主公粮草不过百万石,养十万大军也不过双百时日。还不足养十万大军一年。”

“曹操恐还无百万石粮。”

“这只是其一!”

“咳咳~”

他润了润嗓子,停顿了一下,转头看了看众人,继续开口:

“其二!”

“若韩明十余万大军发兵兖州,河内一路兵马,东郡东平济北各一路兵马。”

“韩明再亲率十万大军为主力破濮阳,兖州可能根本挡不住韩明兵锋啊!”

“眼下兖州士族已经开始思后路。”

“待韩明大军一至,投之则众。”

“难,难,难!”

逢纪边摇头边连说三个难字。

“千万之众,千万石粮。”

“嘶~”

袁绍眼中凝重万分。

堂中众文武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知道,逢纪说的非常对。

眼下徐州被曹操屠城后死伤了几十万百姓。

还有几十万百姓逃离徐州。

豫州人口同样不怎么多。

中原的人口要么逃往北方,要么逃去南方。

所以他们主公治下百姓有没有四百万人还是一回事。

但四百万人,按理来说养二十万大军没多大问题。

但问题就是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