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陈仓半日可下!(1 / 2)

却说曹军于陈仓东、北两面城墙外列阵。

曹洪于阵中隐约瞧见城头上蜀军多持叉竿,遂冷笑一声,谓左右曰:

“黄忠老儿只防飞梯,却不知我有后手!”

言罢,命左右挥舞令旗,先叫步卒扛起遮箭牌上前,为弓弩手建立防线。

说是“牌”,实则并非盾牌,而是伐木粗制的木板,其上还有垛口,或在当中抠出窗口,以为弓弩射击之用。

一遮箭牌可容纳三五弓弩手躲藏其后,不时弹出身子,箭射城头,压制守军。

大概这个模样

曹洪一声令下,百余铁甲士卒扛着三五十遮箭牌上前,却没有预料中的箭矢射来。

城头上,黄忠笑谓左右曰:“自打柏轩小子改良器械,取川,攻汉中,已有许久不曾见得这等遮箭牌,今日倒是又叫老夫见着一回。”

时陈式在侧,闻言笑道:“赵君侯确有巧思,听闻那曲辕犁原是君侯自创?”

黄忠捋须,望着城下曹军弓弩手快步上前,藏身挡箭牌之后,笑道:

“如今军中器械多有柏轩改良,那曲辕犁呀...呵呵,那可是大王仁德,得天所授。”

大战当前,二人神情自若,笑谈三五则。

蜀军见状,心神大定,皆以为曹军虽众,不足惧也。

北城墙,张着于墙头巡走督战,见城下徐字大旗摇晃间,曹军如洪水般涌来,遂高声大喝:

“弓弩上前!各队听令!敌近三十步乃发矢!”

队中屯将闻令,各自向麾下百人队传令。

几声怒吼之后,北城墙上一片寂静,只有五百弓弩手,侧身立于垛口左近,引弓待发。

城下,徐字大旗迎风招展,曹植眼见弓弩手藏身遮箭牌后,步卒在箭雨的掩护下直奔城墙,不由问道:

“徐将军,蜀军居高临下,缘何不放箭?”

这问的是为何蜀军放任曹军弓弩手顺利抵近城下。

“三公子,黄忠虽老,但久经战阵...”

望着副将指挥步卒向前填壕沟,徐晃还是给曹植解释了一番。

“...譬如此时,我军填壕,若发矢,则意在守壕;不发矢,则意在弃壕而守墙...”

曹植不解,问道:“城池城池,如何能守城弃池?”

徐晃暗中叹了一口气。

你要不还是玩诗词歌赋去吧。

啥也不懂怎么给你说?

所谓守城,守的是城。

其余诸如什么羊马墙、护城壕、拒马枪、陷马坑、鹿角木、铁蒺藜等等,不过是为了防御城池的阻滞设施。

大概这个模样。

且不提安置在城墙上的弩车、檑木等诸多器械,阻滞设施的目的是为了让敌人远离城墙或者减缓敌人接近城墙。

相当于馋饺子才剥蒜、切蒜、捣蒜、加上酱油、香油、醋,做成蒜泥。

吃饺子才是主要的,其他的只是佐味,没有蒜泥也能吃。

当然,最好是来碟醋。

城池好比是围棋的黑白子,有气的存在,相当于一座城控制着一片区域。

敌军攻来,拔除这颗棋子,才能放心的继续进攻。

所以攻城有两种,围和攻。

这里要展开说可就太啰嗦了。

简而言之,围城和攻城都是为了拔除棋子,缩小敌人控制的区域,扩大己方控制的区域。

城墙是饺子,羊马墙、壕沟等是蒜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