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炼气,以神御灵,伏灵气于丹田,使术法以唤用……”,
藏书阁,两个约摸三四岁大小的小家伙,一句一顿的诵读着书本上的内容。
一个心沉气静,伏案指手,聚精会神,声音迟缓却短促有力,像是在默诵速读。
一个漫不经心,将书本立于桌子上,声音清脆明朗,
一双明眸,却总是要趁着摇头晃脑的时候左顾右望,口中诵着书文,心思却早已飘到了别处,竖着耳朵,听着远处两人的谈话。
“嗯,不错,”,赵白行垂首敛目,苍老的面容上难掩笑意,
“三日走,七日言,不过一年的时间便长得与三四岁的孩童无异,这是生来的仙体。”。
“走的快并未是好事,打牢根基,方能行远致远。”,
赵千均恭敬的站在赵白行的身后,看向小家伙的目光也带了一丝父亲的严慈,
“景轩灵明好动,若不加以约束,日后难当大任。”。
“你呀,呵呵,哪有父亲这般说自己儿子的!”,
赵白行含口带笑,心中也明白赵千均的忧虑,但瞧着那两个小家伙的模样,怎么看都令他欢喜,许是年纪大了的原因。
“这一年识字明史的也都差不多了,找个机会,让这两个小家伙正式修行吧。”,
说到这,他的声音停顿了下来,捋着胡须侧身看向一旁的赵千均,笑望而问,
“两个小家伙修行时,定然是一日千里,不如都修水法,也不耽误这两个小家伙日后的修行。”。
对于修炼之事,赵白行心中有所顾虑。
相比于水法,《生木灵诀》只能修炼到筑基中期,赵白行不知道李玄有没有后面的传承,也不敢多问。
况且修水法,可得水元秘术,爆发出比同期修士强三倍的灵力。
而木法,修炼至今却始终未得其道。
“嗯。”,赵千均点头做应,看向远处的目光却从赵景轩转到了赵启绣的身上,那孩子身上透露的沉稳,让他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是个炼丹的好苗子,日后或许能承本座丹道一途。’。
想到这,他目光晦暗,胸口多了一丝淤堵,
‘奈何我赵家无水元丹术,若真做了丹师,岂不是又走了本座的老路?’。
“白行太爷,这本书卷我已经通读完了,什么时候学新的!”,
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打断了赵千均的思绪,抬眸望去,便见赵景轩不知何时离开了位置,缠在了赵白行的身边。
小家伙似乎很是懂得谁更好说话,刻意避开了赵千均的目光,只缠着赵白行。
“你这小家伙,”,赵白行笑着回应,也看出了小家伙的心思,却并没有同意,
“景轩,万事不急一时,先巩固一番,待老夫与你父亲商量一番,为你两人寻一本合适的功法。”。
说着,他便拍了拍小家伙的肩膀,示意他回去读书。
小家伙抿了抿唇,目光触及到赵千均那有些严厉的面容时又立刻像触电的小兔子一般,一溜烟的跑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