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听军令!”
“好。”
梁纲长记性了,再不敢独自出战,除非有命令。
上次差点就没能回来。
庞统懒得跟个武夫计较,低头刷刷写下一封书信,交到他手里,“让传令兵尽快送到子敬那去。”
“喏!”
梁纲接下后就准备离开,庞统突然又喊住他,“慢着。”
前者不解回身。
庞统紧皱着眉头,“是不是太顺利了些?”
鲁肃此次出使,战果来的太快,就像个巨大的惊喜砸下来。
庞统迟疑着重新拿起送回来的书信查看,左右看不出问题,硬要说有的话,黄权那伙人,是怎么集体愿意归降的?
尤其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
要知道,他们连主心骨都没有,话语权稍微大些的,也就是黄权,但他肯定没办法掌控所有人。
归降是大事,正常情况下,文人武夫各抒己见,文人大部分主降,武夫大部分主战。
降和战还能细分为降谁,跟谁战。
若是没有君主的拍板,几个月都不见得能吵出结果,硬要朝某个方向下注,意见不合者大概率会出走。
但现在,信中将益州仅剩文武名字一一列举,居然一个不少。
莫非是诈降之策?
初期的惊喜过后,一股浓郁的怀疑在心中滋生,庞统眯起双眼,在心中盘算可能会发生的一切。
首先他们应当是没接触到朝廷,武阳目前和汉军的通道并未被打通。
诈降叛变的可能性不大。
那有没有可能是金蝉脱壳之计?
先试他们一试。
庞统朝梁纲道:“不用送了,我重新写封书信。”
他再次提笔,这次依旧是写给鲁肃的。
益州不是打算投降吗?好,先组建出联军,把法正讨要过来,让其深度参与成都保卫战。
只要人到了,他就可以层层加码,刚开始只是让对方督造弓箭,慢慢的让其为自己出谋划策。
一旦有所异常,他即刻令刀斧手将其砍杀。
仗打起来,他再想投奔朝廷几乎不可能,面前的沱江,是他跨不过去的天堑。
此外,还要继续加码。
袁术有两女,长女已经嫁人,但次女尚在闺中。
除了封黄权为益州刺史外,还送他场姻缘,正好其到了扬州,能去对付山越,不停的抓野人填补前线缺口。
至于益州由谁实际执掌,现在正值战乱,他这个益州伯在此就够了。
黄权法正双双搞定,其他人就好对付多了。
总得来说,以军队尚需整编为由,益州军其他人先不动,把法正带到前线来,让黄权到扬州去。
搞定了这两人,再对益州军其他人进行安排。
益州军可以保留,益州派必须打散。
书信写完,再次交到梁纲手里,庞统道:
“差人将此信交给子敬,再传句话,就说非常时期,万事多留心眼。”
“喏。”
“去吧。”庞统摆手后,梁纲退下。
庞统撑着桌面起身,披上衣袍,准备去城墙上遥望前线战况。
正好这时候来了人,紧张汇报道:“大都督,纪将军与汉军交战了。”
“去看看,”庞统面色尤其凝重,纪灵要是连十日都守不住,那些征召的徭役、抓的新兵,根本赶不到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