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2)

秋末冬初,京都的气温开始转凉,但天气最近却出奇的好,日朗天清万里无云。若不是宫中传出消息,陛下感染风寒,久病不起。或许一些在今年丰收的百姓们,会到龙王庙前祈福,祈福明年也一样会有个好的收成。

这天才刚亮,太阳也十分慵懒的没有升起,东边挂着一抹朝霞,在它的映衬下,地上如同铺了一层黄金,金灿灿的。守城的士兵值守了一夜,打着哈欠下了城头,按照惯例,他们是要去开城门的,等到轮替的人到了,他们就可以回营卸下沉重的盔甲,下岗回家了。但他们这小队刚下城头,就被城防营的校尉给叫住了,让他们直接回营,城门之事由他们接管。

带队的小队长行礼应了一声,心有疑虑,但却也不敢多问,只是走远了之后,跟身后的兄弟们嘀咕了一下,就带队回营了。毕竟是在城墙上吹了一夜的风,早就累得不行,懒得多想什么。

这时辰还早,早上卖菜的菜农们都还没到,所以城门前空无一人,从城墙之上望去,只能看见一地的麦茬,一直延伸到远山,与天空连接到了一起。如果此时麦子还未收,就会看到一波又一波的麦浪,一些文人雅客,看了这景色都会忍不住赋诗一首。

随着太阳渐渐的冒了一点头,阳光从远处的山峰上倾洒而出,这远处渐渐行来的马车,渐渐的映入了所有人的眼帘。这马车只有一个赶车的车夫,如果细看还能看到马车后还跟着一个小毛驴,正追着挂在马车后的胡萝卜,十分努力的伸长了脖子去咬。但这萝卜挂得有点高,正好比它高上一截,所以每每眼看就要吃到,但当它仰头之时,马车就又走远了。

“小姐,这城门还没开呢,这大兴的人,怎么如此的慵懒呢?”

赶车的车夫是一个小老头,虽然年纪大,但耳清目明,老远的就看到了还在紧闭的城门。

“那就再等等吧。”

马车中传出一女子的声音,语气淡然,显然并不着急。但帘子却被掀开了,一老婆子探出了头,望了望,但她没有自己老伴那般视力,根本就看不清这城门到底开没开。

“小姐,我就说我们不应该如此赶早,不然大兴的人都以为这事是我们上赶着来,别到时候笑话我们不说,还会故意刁难我们。”

老婆子心中不喜,她一心为自家小姐考虑,自然心疼自己的小姐。他们这一路从南韶赶来,又是坐船又是坐马车,一路上可以说是马不停蹄,这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小姐的脸色都憔悴了许多。

“姐姐不是说了么,这教书育人,就要先为人师表。既然那位公子请了小姐,小姐允了自然就不能轻视和摆架子,免得让人笑话,落了读书人的名声。”

“什么姐姐!你这丫头是越发的胆大了,看到了住处我得好好教教你什么是尊卑。”

老婆子坐回了马车,板起了一张脸,伸手就要去宁她旁边坐着的一个小丫头。但这小丫头并不害怕,吐了吐舌头,身子一低躲了开去。但这马车就这么大,这能躲到哪里去,眼看着就要被揪到耳朵,旁边却伸出了一只手给拦下了。

“婆婆何必为难小圆,如今家道中落,我已经不是什么尚书之女,哪里来的那么多规矩。不是说了么,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你也不要再叫我小姐了。”

“大人和小姐与我老婆子有恩,这一天是我的主子,一辈子就是我的主子,你这样倒是折煞老奴了。当初要不是小姐心善,老婆子我早就病死在床榻之上了。”

“是呀小姐,我们夫妇二人一辈子都在侍奉大人和小姐,虽然身为奴仆,但大人和小姐从未把我们当作仆人。可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一家才更应该懂得知恩图报。不管这世道如何,你永远是我们的小姐,不管你去哪里,我们一家也会照顾好小姐。”

赶车的老车夫让马车停在了路边,隔着帘子说道。虽然他没读过书,字也不认识几个,但还是知道什么叫忠诚的。再说主子也从未苛待过他们,这么好的人,他们自然要一直追随和侍奉。

“你们这是要进城?”

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马车,早起的菜贩好心的多问了一句。“今天也不知怎么了,起了个大早,却被告知今日封城,所以你们回去吧,要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明天再来看看吧。”

“小哥有礼了,这不是京都么,怎么说封城就封城?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赶车的老丈下了马车,行了一礼,拦下说话的小哥,想知道进入为何就封城了。

“谁知道呢,但恐怕这城内要出大事,因为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封城。而且我听说,陛下的身子有恙。”

这小哥也是个热心肠的人,打小就跟父亲一起进城卖菜,所以性子外向,而且话超多,同时消息也比较灵通。这一看到和自己一样,被关在城外的人,话匣子就打开了。反正今天的菜是卖不出去了,也不怕耽误事,放下肩上的担子,就这么聊了起来。

“这城门不让进?”

这要干早进城的不止他们,还有其他人,远远的就看到这里停着一辆马车,而且还聊得热乎,就凑了上来。结果听了菜贩小哥的话之后,也是一脸的惊讶之色。这人是越聚越多,还有不死心的,去到城门前看了一趟,都耷拉着脑袋回来了。

“小姐,这可怎么办?昨日我们就在郊外露宿了一宿,难不成我们还要在这城外再等一天?”

“老丈,你们是外地的吧,若是没有别的去处,可以去万安寺山脚下,寻一个落脚的客栈,那里虽然不是城中,但却十分的热闹。”

菜贩小哥也不打算进城了,索性就在这摆起了地摊,虽然可能一个也卖不出去,但总比自己全挑回去强。听到这赶车的老丈为难,就又好心的指了一个去处。

“我看这菜我是卖不出去了,正好有水灵的黄瓜,你们既然是外地了,我这长于京城的,也尽尽地主之谊。这几根黄瓜,地里刚摘的,就送你们路上解解渴了。”

“这怎么好意思。”

老丈为难,但奈何这小哥十分的热情,放下东西,挑起了担子就走了,根本没给他拒绝的机会。有了这小哥指路,其他人也想起来了,不管是外地的还是本地要进城的,大都都纷纷转头踏上了另一条路。

“福伯,我们也去看看吧。”

车里的小姐开口拿了主意,这城门不知何时开,他们确实不应该在这里傻等,既然有这么一个去处,去看看也是好的,说不定真如那小哥所说,可以在那里投宿。

马车循着路缓缓前行了半个时辰,终于是到了那小哥说的万安寺的山脚下。这段路不算远,但还是走了这么长时间因为自从拐进这条路不久,就发现这路虽然宽敞,但却被人指挥着预留了一半,那一半平民是不能走的。但奇怪的是,大家遇到这样的事情,却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而且个个十分自觉的让出了一条路。

“小姐,据说是六皇子要回京了,所以这京都的人都自觉的预留出了一条路,不管是王公贵族,所有马车陛下保证道路畅通。”

福伯坐在车前赶马,多多少少打听了一些消息,才知道为何会要预留出这么一条路。

“小姐,这六皇子可真霸道,这人还没到,就要先占了半条路。”

小丫头心中不忿,在南韶再纨绔的王公贵族也不敢如此张扬跋扈,这大兴的六皇子,竟然敢如此霸道,真真是惹人讨厌。

“嘘,小丫头别乱说。或许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听听这外面的人说的,谈论的大都是这人,可你看他们有害怕或是不忿么?你这话要是被他们听了去,怕是会被人给骂死。”

“就是,跟了小姐那么多年,还是那么不稳重,这里不比南韶,可不许乱说乱跑,等一下到了落脚的地方,你可不许四处乱跑。”

老妇抬手又要去打这小丫头,但却又被躲过,这一次小丫头学聪明了,躲到了自家小姐身后。老妇也不再追究,叹了一口气,只能干瞪着小丫头。

“小姐!我们家那头笨驴它自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