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盐引期货(2 / 2)

\"东家,怎么办?\"周瑾脸色惨白,\"若现在兑付,我们的资金链会断!\"

叶明却出奇地镇定。这一幕,他在推出期货时就预想过。现代金融史上的挤兑风波,原理古今相通。

\"传令,所有盐仓即刻开放,按凭证全额兑付。\"叶明嘴角甚至带着一丝笑意,\"把新式精盐堆到最显眼处,让每个人都能看见。\"

\"可我们的库存...\"

\"够应付半个月的挤兑。\"叶明胸有成竹,\"等商人看到真能提到优质盐,谣言不攻自破。届时,我们的信誉反而会更高!\"

果然,当第一批商人顺利提到雪白晶莹的新盐后,市场情绪迅速平复。更妙的是,这些实物盐的质量远超预期,持观望态度的商人反而争相抢购剩余期货,价格比挤兑前还涨了两成。

\"东家神算!\"周瑾五体投地,\"现在不仅没人挤兑,新期货还被炒成了抢手货!\"

叶明笑而不语。这招在现代叫\"预期管理\",通过实际行动建立市场信心。但他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如何确保这些巨额资金不被世家截胡?

\"从今日起,所有期货交易增加一条附加条款。\"叶明取出一份新契约,\"注明'若购方涉通敌叛国,所付款项充公'。\"

周瑾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这是给日后收缴崔家等世家的资产留法律依据!毕竟勾结突厥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还有,立刻在岭南、蜀中等偏远地区设立分号。\"叶明继续布局,\"将部分银两转化为不易被查封的资产——粮食、布匹、药材...\"

就在叶明忙活着盐引的事情,那些世家又开始搞事了。

几名紫袍大员跪伏在地,最前方的崔昊声音洪亮:\"陛下!叶明私发盐券,敛财百万,此乃动摇国本之大罪!请陛下明察!\"

龙椅上的李云轩面色阴沉,手指轻敲扶手:\"叶爱卿,众卿弹劾你'以未来之盐,敛今日之财',你有何话说?\"

叶明整了整衣冠,从容出列:\"回陛下,臣所行乃'盐引预售',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他从袖中取出三样东西——一本账册、一叠契约、一小袋雪盐。

\"此乃预售明细,每一笔都登记在册;此为标准契约,条款清晰无欺;这是扬州盐场昨日所产新盐,品质为证。\"叶明将物品呈上,\"臣非但没有'敛财',反而提前为国库增收六十万两税银。\"

王振突然冷笑:\"巧言令色!若商人同时兑付,你哪来那么多盐?\"

\"王相多虑了。\"叶明早有准备,又取出一卷布帛展开,\"这是各盐场产能与预售量对比图。臣严格控制比例,确保任何时段都有三成余量应对兑付。\"

李云轩仔细审视图表,眉头渐渐舒展:\"爱卿此法,倒是稳妥。\"

崔昊见状急忙道:\"陛下!盐铁乃国家重器,岂能如商贩般预售?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啊!\"

\"崔公此言差矣。\"叶明不慌不忙,\"前朝《盐法志》有载,景泰年间就有'预支盐引,以充军饷'的先例。臣不过古为今用,加以规范罢了。\"

这个引用恰到好处。李云轩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朕记得确有此例。叶爱卿既依法而行,又增益国库,何罪之有?\"

朝堂上一片哗然。谁都看得出,皇帝这是在明目张胆地偏袒叶明。崔昊脸色铁青,王振则眯起眼睛,显然在酝酿新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