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诚投送炮兵营的那天,天空澄澈如洗,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大地,为这片土地镀上一层温暖的光辉。
结果谁也没有料到,当天下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被厚重的阴云笼罩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留下副旅长彭博守着指挥中心之后,陆诚带着旅机关的其他高级军官,乘车离开了基地。
车队沿着高科路行驶,道路两旁的树木整齐排列,就像是忠诚的卫士一般,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
当到达和定路附近时,车辆在酒店用品批发市场附近缓缓转向,向着东北方向拐了过去。
不多时,车队便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兰州市万泉生态公墓”和“榆中县的万眼泉园林公墓”的附近。
远远望去,两座公墓在一片苍翠之中若隐若现,周围的山峦起伏,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安息之地。
机关车队到达时,警卫连早已经将周围戒严。
大批的部队代表和群众代表,也已经在排队等候了。
部队代表们身着整齐的军装,神情严肃,眼中满是悲痛之色。
群众代表们则穿着朴素,脸带哀伤,他们或许并不认识这些牺牲的战士,但他们知道,是这些英雄用生命为他们换来了片刻的安宁。
当初在开始收复和平镇的“晨曦行动”前,陆诚便嘱咐付金年,让他牵头负责建设烈士陵园。
战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他们不能就这么无声无息的离去,必须要有个像样的栖身之地。
在工兵和部分幸存者们夜以继日的共同努力下,烈士陵园于近日彻底完工。
而今天,也是183旅隆重举行葬礼的日子。
末世之中,牺牲不可避免,但战士们的身后事绝不能潦草。
虽然他们只是从系统中兑换而来的生化人,但他们同样是守护了这片土地和人民的英雄。
走下车辆之后,陆诚首先向着参加葬礼的代表方队看去。
在部队代表方队的前方,陆诚看到了贺斌、吴得胜、司永新等老一班的成员。
部队扩编后,贺斌他们大都去了二营,正在红古区执行清剿任务。
能参加今天的葬礼,还是陆诚专门把他们叫回来的!
昨天下午,他们几人搭乘直升机,返回了训练基地。
这个最先投送的班组,一直在陆诚心中有着不同于一般的地位。
随着牺牲的战士越来越多,陆诚已经快要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了。
但最早牺牲的张立,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收回目光后,陆诚带人走向烈士陵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花岗岩堆砌而成的高大门楼,上书“和平安全区烈士陵园”几个遒劲的大字。
在晨光的照耀下,苍劲有力的字体熠熠生辉,就像是烈士们不屈的意志一般。
穿过宏伟的门楼之后,便是一级级延伸向上的台阶。
陆诚一步一步向上走着,脚步沉重而缓慢。
台阶的尽头是一个小广场,中间矗立着一座近20米高的四棱形纪念碑。
碑的顶部,雕刻着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碑体正面,则雕刻着“为国捐躯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绕过纪念碑,后方便是烈士墓,共分为东、西、北三个墓区。
此时的纪念碑前,已经摆放着一排排花圈,最前排那个花圈的缎带上写着“和平安全区全体幸存者敬挽”。
洁白的纸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也在为烈士们默哀。
除此之外,还摆放着几十张桌子,上面覆盖着军绿色的桌布。
纪念碑的两侧,身着军礼服的礼兵身姿挺拔,站立如松。
等所有参加葬礼的人员全部到达小广场,并列队完毕之后,付金年走向了话筒前。
“礼兵就位!”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两侧的礼兵将手中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上肩,步伐铿锵的来到了纪念碑前。
“全体注意,迎棺椁!”
“齐步走——”陵园外的另一队礼兵,两人一组,神色肃穆的抬着覆盖国旗,装有烈士骨灰的棺椁,以缓慢而有力的步伐,向着广场走来。
伴随而来的,是低沉的《思念曲》。
哀婉的曲调,如泣如诉,在整个陵园中回荡,让所有人心中一沉。
特别是战士们,想到和牺牲战友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不禁都红了眼眶。
礼兵们抬着棺椁来到桌前,动作缓慢,小心翼翼的将之放在桌上。
他们轻轻托着棺椁,眼神专注而温柔,生怕惊扰了烈士的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