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不敢托大,赶紧带着“回”字阵退往合淝主城城中。
按说,此时此刻,刘备完全可以调出一半的兵马来追击夏侯惇。
但并没有。
他见城北魏军甚众,犹胜城南多矣,生怕周瑜有失,故将全部力量都用来攻打燧堡下的魏军。
到此时,周瑜终于明白一件事。
刘备的的确确是为救他而来。
周瑜见此情此景,不禁长叹一口气:“瑜何德何能,致陛下于此……”
……
而就在此时,另一支兵马,距离合淝城二十里,正速行北上。
“大都督,此时合淝在战,可否出援?”
有斥候刺探军情,特来禀报。
司马懿面如冷霜:“哪两军在战?”
“大司马夏侯元让正攻合淝,刘备倾国来救。”
司马懿看看陆逊:“伯言,你如何看?”
陆逊问道:“大都督,可挥兵去救?”
司马懿却摇摇头:“今我大军数番力战,于江东奔袭数地,又极速归北,乃是疲军,若贸然参战,恐毁于此!”
陆逊似有不解:“可夏侯元让是你们的大司马。”
司马懿语气像冰:“我只奉魏王一个人的军令。”
陆逊猛然错愕。
司马懿拍拍他的肩膀,很认真的对他说道:“放心吧,此战局虽危,夏侯元让当不会有事。咱们当下的任务,是把愿投魏的江东世家安妥送到江北,使吴将能够诚心效力,以安众心,此紧要时机,切莫节外生枝。”
陆逊点点头,他明白,司马懿所言亦无错,更是为他着想。
只有带回了诸多江东士族和吴将亲眷。
才能使他们死心塌地为魏王和吴王效力。
这也是为他们免除了后顾之忧。
于是,司马懿的大军,在距离合淝二十里的地方悄然而过,并未惊动任何一方。
……
张辽见刘备大军势大,又有关张赵和太史慈。
纵然身勇,亦不敢敌。
但他还是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那就是先护送夏侯惇从进入合淝主城。
免得主将被擒,而后紧闭城门,据坚而守。
至于周瑜所占据的燧堡,今未能攻下,已经不是再图他的时候。
还有很多部队并未完全收到军令,亦或被迫与敌援交战。
张辽护夏侯惇往合淝奔逃,留下的曹军或未接军令、或被敌援缠绊,群龙无首间,已被刘备联军拦腰截断。
关羽立马阵前,青龙偃月刀斜指长空,见曹军散乱,便纵马冲入,刀风呼啸处,曹军士卒躲闪不及,或被劈断兵器,或被斩落马下,鲜血溅染征袍;
张飞见状,亦挺丈八蛇矛紧随,矛尖寒光闪烁,遇溃散曹军便横扫而去,曹军哭喊声不绝,只顾抱头鼠窜,竟有自相踩踏者。
赵云率轻骑绕至曹军侧翼,专挑溃兵密集处突刺,一枪一个,曹军无人敢挡,纷纷向两侧溃散,阵型更乱;
太史慈则引部众堵住曹军退路,双戟翻飞,左劈右砍,曹军欲逃无门,有的跪地掷兵请降,有的慌不择路往山林奔逃,却被联军士卒追上,或擒或杀。
东吴将士各展所能,纵情厮杀。
曾经的憋闷与痛楚,在这一刻挥泄殆尽。
张辽则只顾护送夏侯惇入城。
很快,曹军已溃不成军,甲胄丢得满地都是,兵器散落各处;
联军呐喊着乘胜追击,曹军如丧家之犬般四处奔逃,哭嚎声、兵器碰撞声、马蹄声混杂在一起,响彻四野,直打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再无半分抵抗之力。
随着合淝北城的大门关紧,夏侯惇与张辽安然入城。
城外曹魏军卒再无抵抗之心,纷纷跪地请降。
周瑜也在张温的搀扶下,走下堡来,去寻刘备的身影。
这一战,双方似乎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夏侯惇“夺回”了合淝城。
而刘备则救下了周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