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潘璋与吕凯收拢残部,扮作流民向南奔逃,风餐露宿已逾一个半月,终是踏入了交州地界。
所幸,事先安排朱桓在郁林接应,算是暂得喘息。
可朱桓见二人衣甲破碎、面带菜色,不禁惊愕:“二位将军,传闻莫非为真?”
这一问,也让二将不禁一愣。
脑海中不禁浮出一个问号:“什么传闻?”
原来,吴军兵败荆州之事早已随流民、商队传到交州。
只是驻守交州的东吴诸将并不愿相信。
毕竟关羽北伐曹魏,刘备远在岐山,哪能那么容易相援。
东吴袭取荆州准备充分,考虑周祥,怎会骤然溃败至此?
可这则传闻,却如投石入湖,在交州官场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交州官员并非庸碌之辈。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很容易察觉疑点:此前统领交州数十年的士家,近日常人踪影皆无,仿佛一夜销声匿迹;
与此同时,东吴派来的官员正接二连三入交,接管州中大小政事。
这般“无缝衔接”,绝非偶然。
私下里,已有官员大胆揣测:士家恐是遭了东吴的毒手,才会彻底失了踪迹。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起来,要求朱桓请出士燮主持大局。
可朱桓哪里拿得出士燮?
情急之下,只能编造“士家在龙骨庙举家修仙,暂避俗务”的托词搪塞。
可士燮不在便罢,他那么多儿子竟也都不在。
这般漏洞百出的谎言,在人心惶惶的此刻,又能骗过几人?
更糟的消息还在后面:当“刘备大军已入荆州,太史慈重夺江陵”的消息传到交州时,交州四处积压的疑虑与不满纷纷爆发。
南中大姓雍闿借此时机,得入交趾郡,成为新的交趾王。
都到这种时候了,士燮竟还是没有出现。
各郡官员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拥兵自立,或占城据地,或互相攻伐。
不过半月之间,山高皇帝远的交州便陷入烽火四起,人心惶惶的局面。
当下境况,孙权主要兵力,要么跟他远赴江陵,要么驻守东吴各大隘口。
留在交州的兵力并不是很多。
朱桓无奈,只能暂撤出交趾郡,合拢兵力在郁林迎候孙权。
只希望孙权彻底夺得荆州后,再派一员大将南下彻底平定交州。
然而,他没迎来孙权派来的一员大将。
迎来的却是两个狼狈不堪的败将。
潘璋与吕凯得闻交州乱局,也是满心叫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若吴主得胜,占稳荆州还好。
今吴主战败,江东威信损至新低,以其三人兵力和威信,绝难整合交州各郡。
三人围坐商议,眼下交州生乱、前路难测,思来想去,竟只有退回江东,方能再谋后续。
可转念一想,当下境况哪容得半分顺遂?
若径直东行,必经苍梧郡。
那里由刘封率军驻守,凭他们如今残兵弱旅的模样,想从城下安然通过,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寻死路。
反复斟酌后,终是定下一条迂回之路。
先往南奔合浦,再从合浦转向高凉,绕开苍梧的防区,如此方能稳妥抵达南海,再寻机会返回江东。
巧的是,这条路线正是当年孙权过交州时所走,虽说路途遥远,却胜在避开了险地,是眼下唯一可行的法子。
三将对视一眼,再无迟疑,当即传令整顿残部,按此路线启程东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