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食堂,环境整洁又亮堂。
考察团终于见到了大量的员工。
食堂很大,坐了又接近六成,大几百人。
“杰森,终于见到大量的工人了。我吃好了,先去采访了。”
杰森的同伴,飞快的将一份羊肉抓饭解决,随便抹了下嘴,就走了。
一开始他还有些担心,自己这样贸然上前,会被管理者阻止。
但直到他坐在了一位大眼睛白皮肤的美丽姑娘对面之时,看到一切正常,便放下心来。
“hello,这位美丽的姑娘,我可以采访一下您吗?我是来自路透社的记者。我叫查理。”
这位叫做查理的资深记者,今年已经接近60岁,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是享有盛名的记者。
常年深入第三世界的各地,以报道那些底层民众和揭露当地政府丑恶闻名。
近十年随着华夏国的崛起,他在50多岁的高龄还认真学习了汉语,如今已经可以毫无障碍的和华夏人交流。
“当然可以。我叫哈依古丽,我们知道有外国记者考察团来,上面让我们不要拒绝你们的采访。有啥说啥。”
两人的汉语都有着一些地方特色口音,而且长相也都是高鼻子大眼睛白皮肤,这样的采访顿时有些好笑。
但内容却一点都不好笑。
“哈依古丽小姐,我们现在开始吧。我想问下,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姑娘非常大方的说出了自己的情况。
“我是负责数据库的,其实我是个程序猿来着。哈哈哈,是不是有点不太像。”
查理也有些没想到,在他的刻板印象中,少数族裔的人一般都是从事底层工作。
以出卖力气为主,在艰苦的环境中被压榨。
但眼前这位好看的当地人,居然是个程序猿,这反差就有点让他不知所措。
好在他也是浸淫新闻几十年的老法师了,当然有他的话术。
程序猿就没有强迫劳动了?
程序猿就没有压榨了?
那些秃头猝死是怎么来的?
“那您是不是一整天都要坐在电脑前。会不会很枯燥。”
“不会啊,我们工作很轻松,主要工作有AI负责,我们就是查漏补缺,轻松的很,一天实际工作时间才四五个小时。”
哈依古丽开始凡尔赛起自己的工作。
从环境到强度,从收入到福利,还有长达一个月的带薪假,说的查理都有些羡慕。
为什么我们新闻社对我们像牛马一样?
查理越采访越在心中流泪。
“那你们当地人有从事体力劳动的吗?”
“当然了,我们很多男性都会去屠宰场、剪毛场等地方工作。那里比起我们要累不少。”
查理眼睛一亮,觉得关键点来了。
“那你可以帮忙介绍一两位体力工作者吗?我想要全面的了解那里的工作。”
“当然。等我下,我这些吃完带你过去。”
哈依古丽三两口吃完了自己的馕,将餐具放到专门的窗口,便带着查理找到了自己的同村老乡。
“达利,这是代英的记者,想要采访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