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全无人棉花采摘加工(2 / 2)

“那空中飞的无人机在喷洒的是什么?农药吗?”

“这个啊,现在是采摘的时候,喷什么农药,这些无人机喷的是脱叶剂,主要是让棉花的叶子脱落,然后采棉机匀速行驶摘锭抓取棉絮,之后是脱棉装置剥离,经过清杂系统过滤和气流输送至棉箱,最后自动卸棉至运棉车转运至轧花厂。

整套流程理想状态是不需要人工干预,这些车辆机器都没有驾驶员和操作员的。

但现在多少还是保留了一些人员,主要用来安保和管理,以及对程序和机械的维修。”

他们几人都惊呆了,

“理论上无需人工?这一百多两百万亩的棉花,理论上不需要人工?”

“对,理论上啊,但是实际上不太可能。我们王总说了,在AGI机器人没有面市之前,必要的人工还是需要的。主要就是怕程序出问题和机械故障的维修。对了,这里还有一些王氏企业的轮换员工。”

马克看着一台台庞然大物驶过棉田,心里的震撼远超身边的两个同行人。

他们家的棉田也有采棉机,但远远不能和眼前这些相比。

自己家的机器,就一个采棉功能,之后还要通过人工和机械,进行清理。

这一步其实就是用人工最多的环节,也是成本最高的环节,大家都是知道西大这该死的人工费。

马克有时候无比怀念爷爷的爷爷辈,那些农奴是真便宜啊。

更不要说这里的这机器还能脱棉、剥离、打包一气呵成。

“先生,这样的采棉机一共有多少台?工作效率如何。”

司机自得的说道:

“哈哈,一共200台左右吧。一台8行采棉机,每台每天可以采收近2000亩的面积,一台顶1000多人工呢。我们这里可能是全集团人事关系、劳工关系最简单的地方了吧。”

“一台收2000亩?一次8行。”

马克的眼睛都绿了。

“这机器哪买的,出口吗?”

“额?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是上面研发的,带有无人化数据链统筹管理,要买的话就要全套一起买,从系统到数据链设备,还有监管设备、无人机,无人运输车什么的。你要去问上面。”

除了马克,其他两人虽然不算太懂机械,但对于这里是否有血汗工厂和强制劳动的问题嗤之以鼻。

这特么的人都没有几个,还都是辅助人员,全都无人化了,哪里来的劳工问题。

同样的情况在北部的沙湾基地同样发生着。

这里更靠近繁华地区,所以一系列的后续工厂,比如物流仓储、粗加工、精加工工厂都在这里。

考察团看到的比南部更多,除了采棉环节,加工环节也一起参观了。

后续所有的环节,除了皮棉分级检验,和最终的质量抽查,其他环节就没多少人工参与。

通过相关的视频介绍,从选种育种开始,一直到成品发往纱厂,已经很少有人工参与其中了。

考察团中不乏有人去参观过王永中旗下的特斯拉工厂。

这里的无人化程度居然已经超过了特斯拉超级工厂。

这其实也是无奈,汽车的生产比起棉花的加工要复杂的多,现在还无法做到特斯拉完全无人工厂。

这一切真的要等到AGI机器人出世,才能大量的替代人工。

但如今国内的人力资源也无需这些机器人来抢占他们的劳动岗位,所以王永中就算已经接近研究完成AGI机器人,但最少十年内是不会推出来和老百姓抢夺岗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