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聚会上,陈知文讲述了一点半真半假的消息。
“战争当然是不一定会发生的,但是如果发生了战争,那战地医生就会是大家的最佳选择,因为战地医生位于后方,遇到危险的概率会小一点,至少会比那些直接上战场的要安全一点。”
孩子,遇到这种问题比谁都要操心。
现在事关孩子们的未来和生死,他们当然是竭尽全力的为自己的孩子考虑。
当然,其实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将自己的孩子放在美国本土当个预备役或者说是后勤士兵应该也能保命,但是这对于这些精英家庭来说这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他们需要去寻找一条兼顾安全和前途的道路,那战地医生就是最好的选择。
通过陈知文的讲述,他们也是确定了这一点,所以希望陈知文能在这个基础上帮一些忙。
但是陈知文终究是摇摇头。
“战地医生的建设计划显然还需要一段时间,况且我们需要的是医生,而不是在战场上镀金的少爷,所以我不会在这上面开口子,想成为一个战地医生,那就让他自己去努力吧,终究是要看能力的。”
这一点让很多家长感到不满意,认为陈知文实在是不给面子,但是陈知文明白,有些时候,拒绝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开了口子,这个口子只会越来越大。
自己能开口子找关系,难道还能阻止别人吗?反正最后就是整个项目都变得乌烟瘴气,这显然是陈知文并不愿意看见的。
所以他宁愿从中不得到任何的利润,也要坚持这样的做法。
战地医生培训项目也是在这段时间不断的发展,名单中的学校是越阿里越多,而且还开始了前期的准备。
陈知文最近也开始忙碌起来。
既然在这个项目上占据了主要的影响力,那自然就需要加深这种影响力。
陈知文开始编写相关的教材。
战地医生的治疗习惯显然会比普通的医疗要更加的粗鲁,这也是一种非常无奈的选择,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场合,想要给伤员进行治疗就只能用最简单方便的方式,这些是正统医生培养出来所不适应的。
战地医生救的是命,而不是人,必然需要有所区别。
美国这边对于枪伤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战场上的受伤种类可不是这么简单,有炸伤还有冷兵器导致的伤口,这些伤口应该如何处理都需要有详细的流程和要求。
陈知文的过目不忘这时候就体现出自己的优势了,没过几天就将教材编写出来,这样的速度未免会遭受到专家们的质疑。
陈知文索性让美国医学会将自己的教材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这种教材上出现纰漏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一旦被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使用,很有可能导致病人的伤情加重,所以需要慎重的进行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