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欣欣向荣(1 / 2)

人群中先喊“郑老板”的正是顺子。

他铆足劲儿跟在马车后面,郑则坐在车厢瞧他像只欢乐小狗一样狂奔,扬声逗道:“顺子,没吃饱饭吗!”

人多的路段马车慢,小孩能跟得上,缓坡下来后,马车一进入毛墩子的林地便很快拉远距离。

郑则没有去找阿勇,他跳下车厢等着,小孩儿们像一群嗡嗡嗡的蜜蜂追上来围住。

“郑老板!大牛呢,你家的大牛呢?”

“郑老板,今天可以坐马车吗?马车~”

“郑老板,修完路你还来我们村吗?”

郑则长腿交叠,抱胸倚靠在车厢后门,饶有兴致看这群叽叽喳喳生机勃勃的小孩。

“郑老板要收我们的笋干,肯定会来的,”顺子语气骄傲,也不知道他在骄傲什么,小孩亲近地挨到郑则身边,讨好道,“郑老板,今天去我家吃饭吧!”

“你上上上回没有去,上上回也没有去,这回去吧!”

“不去了,我要和修路的师傅吃饭。”郑则终于开口,他转身往身后的箩筐里扒拉。

把人团团围住的孩子们瞧见他的动作后,安静下来,眼巴巴等着,纷纷不由自主咽口水。郑则扒拉几下找出一包油纸展开,交代说:“伸手,拿到的人就退开。”

小孩们双眼发亮,伸手高举头顶,郑则把敲成小块的一颗颗麦芽糖放进他们掌心。

站在最前面的人感觉掌心有东西,立马合起手指,随即听话往后退开。走到外头张开一看,惊喜喊道:“哇!不是红薯干!”

“是什么,是什么?”还没分到的孩子频频回头,着急看向一脸陶醉享受的小伙伴。

“是糖!哇——”

糖粒在嘴里滚了两圈,顺子珍惜含住,模糊说道:“真甜!”

老马喊来了阿勇村长。

后者大步走来,停在一个额头有花印的小孩跟前,弯腰一把抱到手臂上,笑问:“雨娃,见到郑老板怎么不回家喊阿爹,又吃什么好东西?”

顺子早与阿勇叔和好了,他扯扯阿勇叔衣摆,张嘴展示:“啊——”

雨娃搂着阿爹脖子说:“吃糖,”他作势要伸手拿出糖粒分享,后者赶紧制止,“爹不吃,你自己吃吧。”

阿勇村长把孩子放下来,挥散围着的一圈小馋虫:“散了散了!大人要做事了!”

车厢的箩筐搬下来,菜和肉装得满满当当,让老马回家后,两人把东西搬回村长的石头房。郑则说:“搬一部分去祠堂,和田贺等三位师傅吃个饭吧。”

工期上报结束,明日县衙来人查验没问题,修路一事便彻底结束。

“我猜县衙官员不会停留太久,收工饭估计也不吃。”

两人边走边聊,郑则继续说:“今天提前宴请三位官吏吃饭。若是明日的官员留下,三人多吃一顿也无妨;若是官员看完就走,咱们也算没有亏待他们。”

阿勇村长对郑老板心服口服。

酒肉菜凑齐丰盛一桌,几碗酒下肚,酒气上脸,汉子们说话热闹起来。

田贺大匠头三人明日就能返回县衙复命,这会儿吃饭喝酒也不怕耽搁工期。

村路已经修成,阿勇村长没了顾虑,他和三位师傅相处时间比郑则长,平日修路跟进跟出,说话语气更加热络相熟,他站起来举碗高声说:“田大匠头,小宋匠头,孙算手,修路辛苦了!”

“这几个月真是仰仗你们三位上差劳心劳力,偏远小村才得以通路,我岳全勇代樵歌沟全村老小先敬你们一碗!请!请!”

几人看阿勇村长仰头喝完。

郑则刚进村那会儿的激动和期待已慢慢消化,转为冷静谨慎。

他身份较为微妙,面对三位官吏仍是十分客气,起身举碗,只说道:“三位师傅辛苦,小弟先干为敬!”

言罢举杯饮尽。

田匠头年纪最大,他率先客气开口:“修路是官家差遣、匠户本分,我等也是奉命行事,只求不出差错。”

明日验查结束便可返家,想到此处,他心头轻松愉悦,笑道:“况且修路期间二位多有照顾,腾屋让灶、借具让柴,更是隔三差五添补荤腥,我等亦是心怀感激。”

“话不多说,来,我回一碗!”

宋匠头和孙算手附和道:“对对,喝酒喝酒,吃饭吧!”

次日清晨,一辆马车在晨雾蒙蒙间进入樵歌沟地界,踏上刚修好的泥石路。

“阿爹,爹爹,你们看!先前这里是个坡,坡下碎石满地,坡上崎岖难走,现在挖低垫高了......”

这条夯实的宽敞泥石路从村口玉米地开始,路面稍高出田地以便排水,马儿奔上缓坡,穿过毛墩子家的林地,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土地庙前。

马车一停,周舟刚跳下车,身边就跑来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子:“周舟哥!郑老板说让我在这里等你!”

土地庙前已经搭起供台,上头摆着处理好的鸡鸭碗筷,香烛默默燃烧,但并无村民守在此处。

“顺子,”周舟扶着爹爹下车,高兴问道:“那他现在在哪里?”

顺子拿着一个刚分到的热乎馒头,他咬了一口说:“大人都在祠堂!等会儿就来。”

刚说完,村里传来响亮的炮竹声和欢呼声。

村民们一大早已经聚集祠堂忙碌,收工饭也要在这头摆桌。

修路是村中大事,如今路已修成,庆祝更是大事中的大事,除了郑则带来的食材,村民各家各户自发拿出食物,竟是要大办一次全村宴席。

汉子们抬桌子杀鸡鸭,女娘哥儿们揉面洗菜,村民齐聚的场景竟比新年还要热闹几分。

短短两三个月,樵歌沟焕发新生般变得欣欣向荣。

顺子跑去找郑老板。

两位长辈在土地庙前好奇探看,周舟跟过去,张嘴就说:“我们村的比较、”

郑老爹突然大声咳嗽:“咳咳咳咳——”

周舟一顿,想说的话没能说出口。

怎么了嘛……

周爹低声提醒他:“小宝,庙前不要乱讲话。”

“我不说了!”怪吓人。

郑则还没来,三人就沿庙前的路往林地方向走,去看他花钱修出来的路。

樵歌沟村民聚集在祠堂,路上没人。

郑老爹低头看路面:“我来过他们村几次,牛车停在坡底,今天第一次进村咧!”

脚下的路平整结实,人踩着,心里也踏实,“路是得修,不修路没出路。”

周舟指向林地:“家里晾晒的木材,就是这片林地来的!”

周爹举目四望,树木夹道,两侧是天然的屏障,环境比缓坡那头凉快。通路后小则将来收笋,马车牛车能直接走到村里。

“粥粥——阿爹!”

三人回头,郑则朝他们走来。

“吃吧,刚出锅,”顺子跑来找他,郑则守着这锅馒头蒸好才赶来寻周舟,他低头看夫郎,笑道:“没有馅,将就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