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弹指一挥间(2 / 2)

浮动地狱 拟爱神木 3313 字 2天前

住的对方靠近海岸设立海港才有延续的可能性,海上贸易对建设中的陆地来说,是与外界不可或缺的交易方式。

树是不能不种的,它们是卫士能保护居民的安全,由它们筑成的密集的城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抵御咆哮的巨浪,也抵制翻滚的浪潮和暴风雨的洗涤,也能保护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农舍幸免于难。

每当看到姹紫嫣红、千红万紫的鲜花,老了也多愁善感的箫飒总会热泪盈眶,过去见到野花野草,他是不具备任何泛滥的情绪来对怜悯它们的能力的。

如今人老着老着,耳聋眼瞎,仿佛对万物的生长、复苏和死亡有了更多直接的感触,眼泪汇集成了一场倾盆大雨,落到花瓣上,沿着茎干流到根须上和肥沃的土壤中。

每当他想起自己已是个习惯头晕眼花和各种莫须有疾病缠身的老人,便难以复加的任凭悲伤感发酵,时常掩面而泣,想不通、看不透生命为何就这么轻贱人,既然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了何必要消沉呢,颓靡和衰弱,正在老叟的身上恰如其分的上演。

有好久没见过水鬼了,因为赶不上他们的脚步,这世上竟有忙碌个不停还不知疲惫的人,这该是项有多让箫飒羡慕的能力啊,如果不知道累,活着应该很有意思的吧!

箫飒二十年前交到的朋友多半已到四五十岁,他们之中有男有女,生出了几十个小宝宝,后来来了一大批自称是孟婆遣来的人。

那几年前前后后一共生了三百个孩子,不加上夭折的孩子,或者因父母有血缘关系而残肢断臂的孩子,及难产而死的妇女,大人和孩子加在一起有九百多人。

如今孩子都长大成人了,若想长期发展,人口一定要壮大,这儿除了自相矛盾一般不会出现杀戮和对抗,哪怕他们不会使用坟术也不会受到一星半点的伤害威胁。

在一个地方造房子定居,就由箫飒教导的徒弟们来砍树办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他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正式退休,他呢没事干的时候写写故事分发给大家看,增添点生活的乐趣。

故事写得刁钻而具有教育性,是种可行的精神食粮,当年不惜看坏眼睛读了这么多本书打下的基础,这下终于派上了用场,他就知道年轻时种下的种子未能在当时发芽,也许时隔几十年后就在老去时有了收获。

此时此刻,这个族群达到了两千多人,箫飒认为这样发展下去有很大危险,人多了不利于管辖,大家七手八脚手忙脚乱,过去两三百人相处不会产生的矛盾和难题,在一个大群体中自然而然的生成。

不再对生活抱有幻想的箫飒,突然格外厌烦和他们待在一起,哪怕风平浪静万籁俱寂时,也会忽然有人大打出手或吵嘴扯皮,要么把人揍得鼻青脸肿,要么说些无关痛痒的话,为了地位为了争抢配偶,为了一些他们想得到却还没抢过来的东西,蛮横不讲理像原始人一样寄居在这个荒草蔓延的世上。

这个分支应是还没构成整体的大量分支中生命盛开得最绚烂的一个,不仅仅是利欲熏心的人类,还有企图侵占这片土地的花草树木。

它们的种子随风飘荡,落到土壤、温度、水分适宜生长的土地上就拼命的扎根茁壮,他们手上没有种子了,它们繁衍的速度却比人快,人类的确是慢性子的生物。

在人还没走到的地方,早已遍布绿色植物的身影,这都是为了生存,为了不被这个自然界淘汰,要率先在这个生物圈首先霸占一席之地,夺得立足之地。

两千多人中箫飒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没有后代,但他确信自己是其中之一,他们仿若刚学会直立行走的原始人,一个女人怀了孩子却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

孩子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好在大家还秉持着互帮互助的信念,没有泯灭人性的善良,不至于让她们太累。

箫飒也坚信他们这个团队中有不少人眉来眼去的人是有亲缘关系的,可能是堂兄妹、表兄妹甚至是亲生兄妹。

他担忧生下来的孩子是残疾的、有心脏病的、痴呆的智障或得了娇贵病种的,这样这些孩子一出生就会被埋在土里闷死。

大家实在都不愿见到这么残忍的场面,但又有什么方法来阻止呢,年轻男女不顾后果,老一辈又不知他们是不是近亲,任由他们胡来。

他们在一个地方至少待上五年,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种植和生产,过去的农田没人照料打理,现在八成已经废了,成了荒草地。

一群人一直移动一直移动是不合理的,刚有点起色的日子就会在一夜之间被荒废,其实他们分散开来也不要紧,这儿没有豺狼虎豹,没有蟒蛇而任意一种能致命的植物或者小动物,人类大可安心居住和转移。

几位长者沟通后,决定将人一批一批的分开,也就是说到达一个指定地点就留下两百人在此地务农,房子可以做得简陋点日后修缮,旁边种上几棵参天大树遮风挡雨。

箫飒也是个长者,他率领另一批两百多人深入腹地,说是腹地这却一点也不茂密,只有漫山遍野的草,找不到一棵足以支撑一个成年男子攀爬的大树。

他们没有指南针等判断方向的工具,只好看星星看太阳估摸出一个大致方向行进,箫飒的想法是到回原先有大树的住区去,大树有神奇的魔力给人安定的力量。

前些年种植的食物靠人力来驮,迁徙的途中就吃这些食物来充饥,另外草地里有野菜,确认无毒后就可以摘来吃。

每批人的分配是认真审查过的,人才和男女比例分配要保持在同一水平,老人和孩子数量也要恒定,这样一批人的工作效率高。

如果把自顾不暇中年人老年人和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分为一批,活力四射热血沸腾的年轻人自成一派,共同在这活下去的概率就很低了。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分配中,首要的前提是男女老少的比例不能失衡,有创造能力的骨干也要逐一斟酌。

有时也要面临骨肉分离、一棍棒打死鸳鸯的现实,任凭人与人之间有么坚固的不能斩断的亲情、爱情或友情,也要被活生生的拆散,如果有缘,那再相聚。

经过半年多的直线冒进,箫飒率领的这批人回到了曾今居住过的土地,二十多年没人来这打理,这儿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地面上自然出现了几条溪水清冽的清涧,最有可能形成的原因是被终日的雨水冲刷而出。

每天都有一段漫长的不确定时期的雨季,泥土沉积不了这么多雨水,雨水就在地表集合,多方多面的雨水会流向同一个低矮的方向。

这么多年下来地面形成了明显的凹痕,加之有树荫的遮挡,短时间内雨水不会蒸发得无影无踪。

它们就在凹痕里欢快地流淌,一条接连一条凹痕汇合,接成蜘蛛网般密集的线路,这大概就是溪涧的来由。

过去的田埂已看不见,田里不仅长了野草,也有大量的野麦野稻,简直是上天赐予他们的馈赠,多么富饶美丽的景象,与自身背着的粮食相加,他们完全有能力撑到下一季度生产了。

田野周围也到处长满了乐悠悠的野草,绿草如茵,五颜六色的鲜花朵朵绽放,虽然没有蜜蜂和各路虫子来授粉,风能来助力,阳光倾落,每人见过比这更美的景象。

树荫下泥土绵软潮湿,雨季刚刚过去不久,被树叶堆积的土壤上长出了种类繁多的蘑菇,一些是有毒的,一些是没毒的,他们的餐桌上有多了一类滋味鲜美的佳肴。

前面说过,人们有养鸡鸭兔子,迁徙的途中也不忘让母鸡孵蛋,鸡生蛋蛋生鸡,鸭也如此,兔子是胎生的也繁育了一大窝,他们就能大开杀戒,餐餐荤素搭配着吃肉了。

另外当年他们离开这里时,放养了一些畜生,自挖的河流里有野鱼,路上还碰见过几只野兔野鸡野鸭呢,只是人们忙着惊恐万状没有逮到它们。

这么多年来没有人打扰它们生息,想必总的数量之多无可比拟呢,将来能够做弓箭投标枪打猎,野生动物的肉一定更紧实还吃。

令人头疼的是,要想趁着好天气到来时耕地得全员上战场拔草,上到五六十岁有教无类的老人下到牙牙学语牙牙学语的孩子,也包括大着肚子的孕妇在内。

这是项史无前例的体力活,所幸他们扛着几十把锄头和另外一些锄草的铁器,这和食物一样是打团队分开前临时配开的,还要把粮食和杂草区分开。

杂草里的粮食有野菜,可以做成酸菜日后食用,他们当然带着有盐啊,又得分出一批人造房子,任务繁重而艰巨啊!

未来日子中要干这么多活,定居下来不容易啊,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件望而却步的计划,非得熬成黄脸婆不可,要想在一块空地上打造宜居的家园,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时光和繁苦的劳动。

时光无情的老去,这更是箫飒想都不敢想的壮举,他还是先好言相劝自己的惰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