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271.偶遇山彪,换物济村(2 / 2)

张老板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老林,你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山彪虽值钱,可俺得雇人运到县城,再卖给收购站,中间得扣不少成本。这样吧,三十五块,不能再高了,再高俺就亏本了。”

林晓峰琢磨了一会儿,知道张老板说的有几分道理,却还是想多争取些:

“张老板,三十五块行,但你得加些物资——十斤盐、五把锄头、十把镰刀,这些都是俺们村急需的。你要是同意,这山彪就归你了。”

张老板皱着眉算了算:十斤盐、五把锄头、十把镰刀加起来,也就值五六块,比四十块还划算。

他点点头:

“行!俺答应你!不过物资得明天送过来,今天先把山彪拉走,钱现在给你。”

林晓峰和林德生对视一眼,都点了头:

“成!就这么定了!”

张老板从公文包里掏出三十五块钱,递给林晓峰——崭新的纸币,还带着油墨香。

他又让人把山彪抬上马车,才跟两人道别:

“俺明天一早就送物资来,你们放心。”

林晓峰捏着钱,心里踏实得很:三十五块加那些物资,足够村里撑一阵子了。

傍晚时,村民们都聚到村基地的空地上。

林晓峰把卖山彪的事一说,大家顿时欢呼起来。

“太好了!有了钱和农具,春耕就不愁了!”

“以后种地不用扛着破锄头了!”

“晓峰真是咱们村的福星啊!”

林德生举着三十五块钱,激动地说:

“乡亲们!这钱俺们得好好规划——一部分买种子,一部分修仓库,剩下的留着应急。明天张老板送的盐和农具,到时候分给大家,让每家都能用上新家伙!”

狗蛋妈笑着提议:

“俺看今晚杀只鸡,煮锅鸡汤,好好犒劳晓峰!要是没有他,咱们哪能有这些好东西!”

村民们纷纷赞同,有的回家拿鸡蛋,有的抱来白菜,不一会儿,空地上就支起了灶台,柴火“噼啪”地烧着,香味慢慢飘散开。

林晓峰看着热闹的场景,心里暖暖的。

他想起重生前,村里穷得叮当响,村民们连盐都舍不得吃,而现在,在他的努力下,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这就是他重生的意义——不仅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还要带着全村人一起富起来。

晚饭时,大家围坐在灶台边,捧着粗瓷碗喝鸡汤,吃着炖鸡肉,说说笑笑。

狗蛋捧着个鸡腿跑过来,递到林晓峰面前:

“晓峰哥,你吃!你最辛苦!”

林晓峰接过鸡腿,又把鸡腿掰了一半给狗蛋:

“你也吃,多吃点长个子,以后跟俺一起打猎。”

狗蛋点点头,啃着鸡腿笑开了花。

林德生端着碗米酒,走到林晓峰身边:

“晓峰,俺敬你一碗!谢谢你为村里做的一切,你是咱们村的英雄!”

林晓峰接过酒碗,跟他碰了碰,一饮而尽:

“村长,您太客气了。俺只是做了该做的,以后还会为村里多做事,让日子越来越红火。”

晚饭后,村民们陆续回家,林晓峰也回了家。

娘坐在油灯下缝衣服,见他回来,赶紧放下针线:

“晓峰,山彪卖了多少钱?顺利不?”

林晓峰把经过说了一遍,娘笑得眼睛都眯了:

“好!好!卖了这么多钱,还换了农具,咱们村的日子总算有盼头了。你这孩子,真是长大了。”

林晓峰坐在娘身边,帮她穿针引线:

“娘,俺能有今天,都是您教的。以后俺会更努力,让您过上好日子,让咱们村越来越好。”

娘摸了摸他的头,眼里满是慈爱:

“娘相信你,你肯定能做到。”

第二天一早,张老板果然送来了物资——十斤袋装盐、五把崭新的锄头、十把磨得锃亮的镰刀,堆在基地空地上,格外惹眼。

村民们都赶过来,林德生和林晓峰一起分物资:盐按户分,锄头和镰刀分给种地的壮劳力。

狗蛋的爹接过锄头,掂量了掂量,笑着说:

“这锄头真沉实!有了它,俺种地都有劲了!谢谢晓峰,谢谢村长!”

林晓峰笑着说:

“叔,不用谢。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好好种地、打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看着村民们开心的模样,林晓峰心里满是欣慰。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还要扩大合作农场,跟达斡尔族部落多合作,引进新的作物品种,让村民们都能过上富足的日子。

中午时,林晓峰扛着新镰刀去村外的田里。

玉米已经冒出绿油油的芽,在风里轻轻晃着,像一群小娃娃。

他用镰刀割了几根杂草,刀刃锋利,一下就断了。

看着眼前的庄稼,林晓峰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村里的人,让林家村变成这一带最富裕、最幸福的村子。

远处的山林里,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在晴空里飘得很远。

林晓峰知道,新的希望已经发芽,只要继续努力,日子一定会像田里的玉米苗一样,越长越旺,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