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268.春耕协作,奠基丰收(1 / 2)

惊蛰刚过,山里的冻土就渐渐松透了。

清晨的雾气裹着泥土的腥气,像薄纱似的飘在林家村的田埂上,沾在草叶上凝成细小的水珠。

林晓峰天还没亮就起了床,灶房里已经飘出玉米饼的香气。

娘早早起来烙了饼,还拌了碟咸菜,用粗布包仔细裹好,塞到他手里。

他揣着温热的布包,扛着家里传了两代的老木犁,往村东的大田走。

今天是春耕的第一天,全村人要一起把二十亩玉米地翻出来,播下今年的口粮和希望。

刚走到田埂,就看见林德生带着两个村民在丈量土地,手里的木尺在地上划出浅痕,嘴里还念叨着亩数。

刘麻子扛着磨得锃亮的锄头,正蹲在地上用脚反复蹭土。

土粒沾在裤脚上,他却毫不在意,嘴里嘟囔:

“这土还潮得很,得再晒两天才好翻,不然犁头一进去就陷,还得费劲儿拔。”

林青山则在旁边的石头上清点种子,把装着玉米种的粗布袋子按每亩两斤的量分开,摆得整整齐齐,袋子上还写着编号,生怕弄混。

“晓峰来了!俺们正商量着咋分工呢,就等你拿主意了。”

林德生看见林晓峰,赶紧放下手里的木尺,指尖在沾了土的尺面上擦了擦,

“这二十亩地,俺们按地块远近分了五组,每组四亩,你看咋安排人干活最合适?”

林晓峰放下犁,蹲下身抓了把土,手指轻轻搓了搓,土粒簌簌往下掉,带着湿润的凉意:

“刘叔说得对,潮土确实不好翻,硬耕容易伤犁。

咱们先把向阳的那十亩地翻了,背阴的地块再晒两天,等土气透了再耕。

俺带一组人用犁耕地,专门负责翻土;林青山哥带一组人跟着撒种子,趁土潮好发芽;

刘叔带一组人耙地,把翻起来的土坷垃打碎。

剩下的两组人,一组负责挑水浇地,一组负责捡地里的石头和草根,这样分工明确,互不耽误,效率能快不少。”

刘麻子一听,立马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裤腿上的土,声音洪亮:

“行!就按你说的来!俺带俺家那口子和两个小子,再叫上西边的老赵家,保证把地耙得平平整整,连个指甲大的土坷垃都找不到!”

林青山也跟着点头,伸手拍了拍身边鼓囊囊的种子袋,语气笃定:

“俺这组人都是种了十几年庄稼的老手,撒种子保证均匀,每亩地不多不少,绝不浪费一粒种子!”

林德生笑着点头,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搓了搓:

“就按晓峰说的办!大家都听晓峰安排,干活的时候有啥问题随时提,别自己憋着硬扛,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村民们很快就按分组站好了队。

林晓峰扛着犁,走到自家老黄牛旁边——老黄牛是去年从镇上买回来的,毛色油亮,性子温顺。

他熟练地给牛套上犁具,手里牵着缰绳,慢慢走进向阳的地块。

老黄牛似乎也知道要干活了,“哞”地叫了一声,蹄子踩在软土上,留下深深的印子,印子里很快就积了点潮气。

林晓峰扶着犁把,往前轻轻一拉,犁尖稳稳插进土里,翻起一层带着潮气的黑土。

土里还藏着过冬的草籽和细小的虫蛹,被初升的阳光一照,泛着点点细碎的光。

“晓峰,你这犁使得可比俺年轻时还熟练!”

旁边的王大爷扛着锄头走过,看着翻得笔直均匀的土垄,忍不住停下脚步称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俺年轻的时候跟着生产队种地,最头疼的就是耕地,要么翻得深浅不一,要么垄沟歪歪扭扭,可没你翻得这么匀整,你这手艺跟谁学的?”

林晓峰笑着擦了擦额头渗出的细汗,阳光已经渐渐热了,照在背上暖融融的:

“跟俺爹学的,俺爹种了一辈子地,啥时候耕地、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浇水,他都门清。

俺小时候就跟着他下地,从帮着牵牛开始,慢慢就学会了。王大爷,您年纪大了,要是累了就去田埂上歇会儿,喝点水,别硬撑着,春耕不是一天两天的活。”

王大爷摆了摆手,手里的锄头在地上轻轻磕了磕,声音透着硬朗:

“俺还硬朗着呢!这点活不算啥,能为村里的春耕出份力,俺心里高兴!

再说了,看着这地一点点耕好,种子播下去,就像看着自家孩子长大似的,有盼头!”

刚耕了半亩多地,就听见刘麻子在不远处喊:

“晓峰!你快过来看看!这儿有块大石头,俺们用锄头挖了半天,连个缝都没撬开,咋整啊?”

林晓峰赶紧松开犁把,把牛拴在旁边的树上,往刘麻子那边跑。

只见地里露出块半人高的青石头,周围的土已经被挖开了一圈。

石头底部还埋在土里,不管怎么用锄头撬,都纹丝不动。

“这石头光靠锄头肯定不行,得用撬棍借力。”

林晓峰围着石头转了一圈,蹲下身看了看石头侧面的缝隙,

“刘叔,你去村委会把那根老撬棍拿来,再叫两个力气大的小伙子来帮忙,咱们从石头侧面的缝隙插撬棍,把石头撬松了再抬出去,这样省劲儿。”

刘麻子赶紧应着,拔腿就往村委会跑,脚步都比平时快了不少。

林晓峰则在石头周围又挖了一圈更深的坑,把石头侧面的泥土清理干净,方便撬棍插入。

没一会儿,刘麻子就带着两个小伙子扛着撬棍来了——撬棍是用山里的硬木做的,足有胳膊粗,表面磨得光滑。

几个人一起把撬棍插进石头侧面的缝隙里,林晓峰喊着号子:

“一、二、三!起!”

大家一起用力,石头慢慢晃了晃,底部渐渐脱离了泥土。

等石头撬松了,众人又赶紧用粗绳子套住石头中间,几个人围着绳子,一起使劲往田埂上抬。

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土里,瞬间就被吸干了,连点痕迹都没留下。

“可算把这大家伙弄出去了!”

刘麻子把撬棍往地上一放,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大口喘着气,

“这石头要是不弄走,等会儿撒种子、耙地都得受影响,播种的时候还得卡犁头,还好发现得早,没耽误干活。”

林晓峰也跟着坐下来,从怀里掏出娘给的布包,打开拿出个玉米饼,掰了一半递给刘麻子:

“先吃点垫垫肚子,这饼还热着,垫饱了再接着干。

一会儿干活的时候多留意地里,要是再发现石头或者大草根,及时喊人一起清理,别等耕到跟前再处理,耽误时间。”

刘麻子接过玉米饼,咬了一大口,玉米的香味混着咸菜的咸香在嘴里散开,他含糊着说:

“放心吧,俺肯定留意,保证不给后续干活添麻烦!”

吃了玉米饼,大家又干劲十足地忙了起来。

林青山带着人跟在耕地队伍后面撒种子,他手里拿着个葫芦做的瓢,瓢底钻了些小孔。

每次舀起种子,轻轻一扬,金黄的玉米种就顺着小孔均匀地落在土垄里,像撒了一地细碎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