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用檄文来学习八股写作(2 / 2)

这挨着边吗?

杨来贤饶有兴趣道:“我倒要听听这个学童的“高见”!”

李世文道:“大家虽然还没有开始写八股文,但一定都听说过,八股文写作是有格式的,比如破题、承题……这些。”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篇《奉天讨武曌檄》!”说到这,他转头拿着一根竹竿指着板书开头道:“大家看这一句【伪临朝武氏者】,这句话,就相当于八股文的破题。”

“一句话,直指檄文核心,用【伪】字定性武朝非法,《四书》题解中【一句道破】说得就是这个。”

听到这话,众人全都讶然。

戴继连连点头:“老夫以前读这篇文章时,竟然没有注意到这篇文章竟然还能教授我等八股!真是奇思妙想,另辟蹊径。”

韩辑也点头道:“听说陈文瑞文章了得,看来确实事出有因啊!”

为什么两人会这么说?

因为两人都是进士,当李世文一抛出这个观点后,两人便顺着文章往下捋,这一捋,还真有了不得的发现。

这时,李世文继续道:“大家再看,是不是都如八股承题一般,用夫子的话来解释,这叫通过具体事例来展开论点。”

听到这话,学童们连连点头,就连王镐也不得不承认这李世文说得很有道理。

“所谓承题须如龙之珠,抱而不脱,骆宾王的这几句话,确实十分符合承题的标准。”

杨来贤看了看王镐,小声道:“陈文瑞还是很有才华的,宗周兄何必针锋相对?”

王镐冷着脸道:“司马君实有言: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陈文瑞以诡辞艳曲为能事,恰如东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所讽'佞谄日炽,刚克消亡'——此等才学,不过助长浇漓世风罢了!”

听完这话,就连杨来贤也觉得好友实在迂腐至极,他摇了摇头,不想再说话了。

“文中【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至【言犹在耳,忠岂忘心】段,这就是八股文中的【天理论证】,对应八股【起讲】部分需阐发义理。

骆宾王将武氏行为与【君臣大义】、【阴阳纲常】挂钩,恰似八股文以《性理大全》为据的论证方式。”

“这种手法非常高级,想要运用却很难,为什么说这很难?”李世文卖了个关子。

“这叫好比人之骨架,你空有骨架而不能填充血肉,最后你写出来的文章,还不是形销骨立,干瘪难看?”

有学童好奇了:“那怎么填充血肉呢?”

李世文侃侃而谈:“从两方面入手。其一!”

他竖起手指:“要饱读经典,了解咱们为人处世的善恶之辨,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二!通过饱读经典,丰富自己遣词用句的能力,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华彩非常,不会干瘪了!”

他说的清晰无比,台下的学童们竟然已能听懂了。

有人恍然大悟道:“难怪大陈夫子一直教导我们,说我们一定要把经典学好,这样才能奢谈其他,就好比盖房子,经典就是地基!只有地基扎牢了,才能砌大屋,盖高楼!”

一帮学童听到这学童进一步的理解,原本心中对读四书五经时的那种不屑,一下子消弭了不少。

而一帮宁波来的山长这下子算是开了眼了。

试问这天下的书院,有哪一家能用檄文来套用八股文写作的?

弘毅塾就行!

这陈文瑞确实很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