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一众宁波书院的山长全都笑了,也不知道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认同的笑,还是对陈凡所言不屑一顾的笑。
就在这时,杨来贤指着前方一处大屋道:“那是什么地方?”
马九畴道:“那是天工坊。”
“天工坊?做什么用的?”有个山长好奇道。
马九畴道:“那是书院专请的黄作头教授学童机械之学的地方。”
“机械之学?”众人更好奇了。
众人好奇的走到近前,却见一个有着粗粝皮肤的中年匠人,正一边说着什么,一边让旁边的小童记录。
那匠人对众人道:“现在咱们用的水车,都是木头做的齿轮。按照陈山长的办法,将其改成铸铁的齿轮和曲柄的结构,借鉴那个……那个……”
旁边的小童道:“黄作头,山长说的是借鉴王祯《农书》中的水转翻车原理!”
匠人喜道:“对对对,还是祖胤你脑子灵光,一说就能记得。”
说罢,他转身在黑板上三两笔将翻车画了出来,然后用丨线将翻车分为三个部分。
“今天我就教大家怎么把长达丈余的车身分为三段。”
有个少年道:“作头,好端端的分为三段作甚?”
黄成道:“山长说了,咱们淮州府一马平川,到了河边就能把这东西装上,但若是将来用在别处有山的地方,给梯田翻水,那这么大怎么运上山?所以啊,要制出能拆开组装的翻车来。”
听到那匠人说的话,一众山长听完后都没了兴趣,他们倒没有觉得弘毅塾不务正业,这年月,官员士大夫阶层搞农具发明的大有其人。
只不过他们对这东西不感兴趣罢了。
但一旁的杨来贤却对王镐道:“这弘毅塾有点意思啊。”
王镐依旧一幅谁欠了他钱的样子,歪着头不屑道:“有什么意思?”
“你是鄞县人,有没有看过《鄞县水利志》?”
王镐摇了摇头。
“他说的这东西跟《鄞县水利志》里面的翻车很像啊,不过咱们鄞县的那种翻车因为提水繁琐,不易用在宁波府的山区梯田之上,最后失传了。”
王镐闻言,伸头又看了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德本财末,好好的书院,却教这些奇技淫巧,岂非舍本逐末?”
杨来贤笑道:“宗周兄,你这话我就不敢认同了,”
“朱圣人《学校贡举私议》云【礼乐射御书数,皆实用之学】,水利关乎民瘼,这也是圣贤之道啊!”
“要说怎么讲三段连接起来,我的想法是,用榫卯!今日咱们就试做个小的,看看可不可行。祖胤,你要负责把今日各人的成果全都一一记录下来!以备我课后查验所得。”
“是,黄作头。”
【可能还有,但请兄弟姐妹们不要等了,有也很晚,因为作者也要学习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