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衙宴席,自然男女分席。
女眷们围坐在老寿星身边,说些讨喜的话儿。
一阵鼓乐响起,石母笑吟吟道:“第三折是什么戏啊。”
儿媳洪氏连忙道:“娘,第三折就是您心心念念的秦大家的新戏。”
石母闻言,顿时来了兴趣,秦妙音名盛东南,多少官宦人家想请她唱一出戏而不得,这次儿子竟然在他80寿诞时请到了秦大家,很多人都在他耳边说石县令是真孝子。
这让石母很是开心。
“前头吃得也差不多了,人秦大家好不容易来一趟,便让男宾们也来听戏。”
“娘,我这就叫人去请。”
前院中,宴席宾主尽欢,不少来宾都已经喝得面红耳赤。
镇江府的同知笑道:“石县令,何知府这次是想来的,奈何衙中正好有急务要处置,所以便委我来跟老夫人告罪。”
石济良当然知道,这不过是府台大人的托词,按照规矩,人家知府也不会亲自到场的,但他还是佯作感激道:“怎么敢劳动何大人,下官心中已经难安了。”
就在此时,席间唯一一个没有喝酒之人道:“石大人,今日贫僧寺中也有些事,请大人先领我去后衙拜会寿星!”
石济良一看,原来是大兴国寺主持、镇江府僧正圆融大和尚。
今日寿宴,他也列席其间,因为是出家人持戒的身份,故而席间只饮茶,没有动筷,更不能喝酒,处在一众宾客之中,好不尴尬。
圆融作为一个出家人,其实很不喜欢这种场合,但他的寺庙在丹徒治内,自己又有僧正这个官方的身份,按礼来说,今日之宴,他是肯定要到场的。
到场之后再提出离开,主家想必顾及他僧人的身份,也不会怪罪,这样一以来,两全其美。
石济良连忙站起,对圆融道:“刚刚是我疏忽了,大师见谅。”
圆融正准备客气两句,谁知这时有小厮走了过来道:“秦大家新戏开唱,老夫人请老爷和诸位宾客一同前去欣赏。”
一听这话,石济良笑道:“正好,正好,大家一同去后院。”
当众人吵吵闹闹来到后院时,台上已经开始“报幕”,只见一招悬在戏台中央,上书《白蛇传》三个大字。
这边石济良自领着圆融这个出家人去见母亲不说,来到后院的男宾早就各自坐在石家下人搬来的椅子上,喝着茶看起了台上。
“秦大家的戏,难得,石大人也是花了大力气才请来的吧?”
“早知道有秦大家的戏,内人估计吵着闹着也要跟来看一看的。”
“《白蛇传》?这是新戏?说得是什么?”
……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之间,就听见戏台上鼓乐声渐低。
一个清越的女声在宾客们看不见的地方唱道:“三月西湖水泛光,哪家儿郎袖藏香?”
“借伞半遮偷眼枉……”
唱道这处,却见秦妙音从台后款款走了出来,撑着一把伞伸头做观瞧状:
“吖!原是个怯生生的呆书郎!”
“哈哈哈哈!”因为秦妙音在台上的表现太过娇俏有趣,又是唱得女子爱慕书生的故事,这一下子便吸引了再做所有官老爷们的目光。
他们虽然浸淫官场多年,但哪个不是从少年慕艾中走过来了,看到这一幕……这简直是我年轻时YY的场景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