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陈凡冷静的声音传来:“县尊,还是我去吧。”
沈彪也挤到众人身后道:“文瑞,我也与你同去。”
俞敬摇头:“不行不行,你们都要参加科试,不然还要再等三年。本官不能耽误你们,”
沈彪亢声道:“乡梓不能保全,就算考得举人进士、做了官,又有何用?”
俞敬听到这话大为感动,周围人也纷纷朝他射来崇敬的目光。
沈彪原本就在县学声望颇高,一众县学生此刻更是将他奉为偶像。
张邦奇这时候道:“既然沈彪去了,陈凡,你就不要再去了!”
陈凡摇了摇头,虽然他不想搞什么“湘军”,但沈彪刚刚都已经慷慨激烈了,这时候自己因为个人前途表示不去,那将来自己在海陵还能做人嘛?
再说了,姜堰的白驹、白米巡检司,都在溱潼周围。
陈凡害怕若是那帮贼人是冲着自家去的……
想到这,陈凡笑着安慰俞敬和张邦奇道:“谢过两位大人拳拳爱护之心,团练接受百姓供养,关键我自然要护卫乡梓,我身为团总若是不去,团丁们怎么看我?百姓们怎么看团练?”
“再说了,就算科试没有考成,不还有【遗才大收】嘛!”
所谓【遗才大收】是指因为各种原因耽误或者没有参加科试、录科或者录科未取者,还可以参加的一次考试,取录的人就可以保送乡试。
也就是所谓的“于遗才大收以尽其长”。
这种录遗的考试内容及考试各项规则与科试一模一样,不过这【遗才大收】因为是录遗,可操作的空间便大了,向来都是各个仕宦之家预定好了名额,且这已经是朝野公认的默契。
当然,这些仕宦大族吃相虽然难看,但也不会把事情做绝。
一省若是【遗才大收】录取二十人的话,也会留下三两个名额给普通人。
也就是说,本来以陈凡的水平,想要考过科试那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但这么一来,他和沈彪若是想要通过【遗才大收】获取乡试资格,那无疑是希望渺茫。
所有的生员全都肃穆地看着陈凡,仿佛已经猜到了他的下场。
俞敬和张邦奇还想再劝,但他们的身份却不允许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再说些什么。
最终,张邦奇叹了口气道:“既然你们决定了,那便去做吧,人这一辈子,哪能时时顺风顺水,更何况,你们之所为,海陵百姓会感佩一辈子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谁又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陈凡点了点头,张邦奇说得有道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他和沈彪二人拱了拱手便匆忙离开了县学。
半个时辰后,城西官道。
俞敬率领县中一众人等躬身拜见罗尚德。
罗尚德与他寒暄一二后笑道:“海陵县学我可认识一位旧识,陈凡陈文瑞可在?”
俞敬闻言叹了口气,上前一步小声将刚刚的事情说了一遍。
罗尚德闻言惊讶地看了俞敬半天,最终才摇了摇头道:“可歌可佩!”
心中却暗暗叹气:“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