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备府内,宴会规模虽不及倭国,却也十分热闹。
来自福建、广东的驻军、以及与大明合作密切的本地部落首领齐聚于此。
“自吕宋归附,此地已成我大明东洋贸易之枢纽!今日佳节,敬陛下天恩,亦敬诸位开拓之功!愿我大明子民,在此落地生根,愿日月之旗,永耀东洋!”
“永耀东洋!”
港区,汉人聚居的街道上,舞龙舞狮的队伍穿梭不息,锣鼓喧天。
许多本地土人亦好奇地围观,甚至学着作揖恭喜。
福建话、广东话成了这里的通用语之一,大明的年俗,正随着移民和驻军,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岛屿……
宁波港,作为帝国海贸的龙头,此刻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与繁华。
虽已是除夕,但码头上依旧有船只进出,装卸货物的号子声不绝于耳。
城内,商铺酒楼通宵达旦,来自天南海北、甚至异域他邦的客商云集于此。
各大会馆、商帮纷纷举行盛大的除夕宴。丝绸、瓷器、茶叶、香料……
各种财富的气息与年夜饭的香气混合在一起。
商会会长们举杯,最常祝愿的便是“船行万里,货通八方”,“皇恩浩荡,海波平静”。
开海政策带来的巨大红利,让这座港口城市焕发出惊人的活力,它的脉搏,与整个帝国的海洋命运紧密相连。
西湖畔,画舫依旧,丝竹管弦之声在夜色中流淌,只是曲目中多了几分盛世豪情。
杭州城内的官绅富商,其宴饮则更添风雅。
然而,话题也离不开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无论是谈论新式的海船,还是朝廷的最新政策,远销欧罗巴的丝绸瓷器,亦或倭国、南洋传来的最新消息,都洋溢着一种身为天朝上国民的自信与骄傲。
运河上,运送年货和各地物产的船只依旧川流不息,将江南的富庶与帝国的强盛通过四通八达的水系,输送到四面八方。
与此同时,在北京城的皇帝陛下,也在华盖殿召开了一年一次的赐宴。
端坐于九龙御座之上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着十二章衮服,头戴翼善冠,面容稍稍丰腴了些,不过,龙威更甚……
朱翊钧缓缓站起身,手中举起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金杯。
刹那间,整个华盖殿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于皇帝一身。
“诸卿!”
“且看今日之大明,北抵大漠,西至雪山,南括南洋诸岛,东并倭国四岛!”
“四海宾服,万国来朝!”
“此乃祖宗庇佑,亦乃尔等与朕,同心戮力之果!”
“这万里海疆,亿兆黎民,皆在我朝治下!”
“朕与诸卿,共饮此杯!”
“愿我大明——”
“日月永耀,山河长存!”
“干!”
“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官员们齐声诵道,随后,开始饮酒。
朱翊钧仰头,将杯中御水一饮而尽。
这一杯,敬这万历二十五年!
这一杯,敬这前所未有、疆域广阔的庞大帝国!
紫禁城的钟鼓声在北京城的夜空中回荡,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领地的鞭炮声、欢呼声遥相呼应,共同奏响了一曲大明盛世的除夕乐章。
一个属于海洋、属于扩张、属于朱翊钧的时代,正伴随着新年的到来,步入它的全盛时期……
即便天子情绪上头,喝的还是水,并且在喝完这杯水后,便返回后宫参加家宴。
今日他大孙子也在,要赶紧回去抱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