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清朝的衰落(1 / 2)

朱媺娖呵呵一笑:“这个奇迹还是不要了吧。”

“我都不知道怎么评价奕匡了,他霍霍清朝,我确实很喜欢,但他霍霍的不止是清朝啊。”

“既然不知道,那就别评价了呗,没意义。”

朱媺娖想了想:“夫君,你认为清朝是从什么时候由盛……不对,清朝就没盛过,清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向毁灭的?”

“乾隆一朝啊,这还用说嘛。”

“呵呵,乾隆盛世。”朱媺娖撇了撇嘴:“真盛世的,夫君,你的理由呢?”

“简单,从他否定雍正的时候,或者说是他登基的时候。”

朱媺娖一头问号:“啥?”

“就这么说,雍正除了迷信一点,喜欢算算卦,其他的还真挑不出什么大错。”

朱媺娖眨了眨眼:“之后捏?”

“这要从头说起,乾隆还没登基的时候就有反对雍正的迹象了。”

“雍正这个人吧,把他的儿子们都按进了书房学习。”

“在乾隆十五岁那年,年羹尧被赐死了,十六岁,他的八叔和九叔被圈禁,十七岁的时候,他的哥哥死的不明不白,十八岁时,隆科多被囚禁致死。”

“可以说乾隆少年时期,很多他认识的人都死了。”

“雍正八年,乾隆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宽则得众论》。”

“自古帝王受命保邦,遐尔向风,薰德沐义,非仁无以得其心,而非宽无以安其身,二者名虽为二而理则一也。”

“……诚能宽以待物,包荒纳垢,宥人细故,成己大德,则人亦感其恩而心悦诚服矣!”

“苟为不然,以褊急为念,以刻薄为务,则虽勤于为治,如始皇之程石观书,隋文之躬亲吏职,亦何益哉!”

“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说所谓的宽仁才能得民心。”

“如果刻薄,那么就算社会再稳定,那也没什么用。”

“虽然乾隆没有指名道姓,但也充分说明了乾隆的理念和雍正不同。”

“等乾隆上位之后,这套理论就实施了。”

“我说过,雍正比较迷信,所以当时清朝的祥瑞特别多,反正都送进了宫里。”

“雍正十三年,雍正刚死,乾隆就下旨了,彻底否定了祥瑞,并且说雍正并不喜欢祥瑞,以前就是闹着玩的。”

朱媺娖笑了:“他爹还没硬呢,他就改了他爹的爱好啊。”

“对,就是这么硬核。”

“他这样做也是告诉大臣,他和雍正不一样。”

“十月初八,乾隆又作妖了,不过也没彻底给两个叔叔平反,只是说他们的孩子也是康熙的后代,让大臣们商量一下。”

朱媺娖嘴角一抽:“他都这样说了,还用商议嘛。”

“所以啊,又进宗室了,并说当时并不是雍正想干的,算是大臣们逼得。”

朱媺娖呵呵一笑:“又当又立的。”

“以为这就完了?没过几天,乾隆就把雍正时期获罪的大臣都放了。”

“半年后,又把圈禁的宗室放了。”

“这还没完,乾隆还废除了雍正时期最重要的举措,一体纳粮。”

“啥?”朱媺娖人傻了:“不是,历朝历代都看到了这件事的好处,他竟然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