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李景隆(1 / 2)

朱媺娖不去看朱由检了,省得被阴阳。

第二天,朱由检难得没有打麻将:“张彦,朕问你一个件事。”

“啥事?”

“曹国公李景隆是真的打不过太宗吗?”

张彦愣了一下:“不是,问我啊?”

“没记载太多记载,大多数说的都是模棱两可。”

张彦笑了笑:“古代的王侯将相,大多数人心里,个人的安全永远高于荣耀。”

朱由检毕竟也是个皇帝,懂得自然比公主多。

“你是说李景隆故意的?有什么根据?”

“曹国公李景隆是名将李文忠的儿子。”

“自从李文忠死后,他就继承了爵位,并且多次随军出征。”

“他跟随的都是李文忠的战友或者下属,他们自然会对李景隆不吝啬,各种经验肯定会教,不然没办法和明太祖交代。”

朱元璋可是懂军事的,就凭李文忠和朱元璋的关系,朱元璋不可能不重视李文忠,自然也会考核李景隆的能力。

“所以你说这种人完全不会打仗,属于草包?反正我是不信,就算李景隆比不上永乐皇帝,那也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

“既然如此,那李景隆有几十万大军,难道真的打不过永乐皇帝的几万人吗?”

朱由检眉头一皱:“难道李景隆真的是太宗安排的?”

张彦继续摇头:“不是,如果李景隆真的是卧底,那就太小看锦衣卫了,当时的锦衣卫可是无孔不入。”

“而且靖难之役就是永乐皇帝为了保命临时发动的,如果早有准备,那也不至于等到身边还有八百人的时候才起兵。”

“就这种情况下,李景隆凭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当永乐皇帝的卧底?毕竟当时的永乐皇帝在纸面上基本没有嬴的可能。”

“既然是这样,那李景隆又是凭什么带着几十万大军陪永乐皇帝演戏?”

朱由检明白了:“李景隆出工不出力?”

“嗯,除去卧底和无能,剩下的也只有不出力这一条解释了。”

朱由检不解:“为什么?”

“靖难之役是建文元年爆发的,上一年是洪武三十一年。”

“太上皇,你想一下,李景隆在洪武朝看到了什么?”

“为了给朱允炆铺路,什么蓝玉,傅友德,冯胜都给弄死了。”

“你先别他们该不该杀,犯了什么罪,但是在李景隆眼中,功劳大,就会被清算。”

“蓝玉洪武二十六年死的,冯胜洪武二十八年死的,李景隆又不瞎,这些人很多都是李文忠的战友,对李景隆来说,那就是他的叔伯辈的。”

“难道就因为换了朱允炆,李景隆就不害怕了吗?”

“太上皇,平心而论,在这种情况下,你自己想树大招风吗?”

朱由检叹了口气:“肯定不想。”

“不止如此,朱允炆上台后重文轻武,洪武朝的时候,文官最多正二品,但朱允炆的时代就不同了,朝堂上的文官掌握了大权。”

“李景隆的大将军的职位也是黄子澄推荐的,可以说当时的明朝政坛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点缓冲的时间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