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楚国(1 / 2)

张彦差点被朱见深吓死:“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张彦也没想到朱见深的胃口那么大,竟然打九鼎的主意。

“九鼎不行的话轩辕剑也行啊。”

张彦很想捶死朱见深:“你现在立刻回去,不然传国玉玺也没有了。”

传国玉玺说起来很珍贵,但对比九鼎,那还差了点意思,年代在这里呢。

九鼎可是大禹王铸造的,珍贵程度自然不用多说。

至于轩辕剑,那可是轩辕黄帝的佩剑。

在这种级别的宝物面前,传国玉玺都要靠边站,结果朱见深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朱见深看向朱媺娖:“媺娖,你说句话啊。”

朱媺娖表示看不见朱见深:“丽质,带我上分。”

朱见深无奈:“朱由检,过来,让祖宗好好关爱一下你。”

朱见深一头黑线:“祖宗,你不能这样。”

朱由检感觉天幕空间就一点不好,动不动就天降祖宗。

张彦也懒得管朱见深教育子孙,他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养两个女朋友。

“楚国那么强大,为什么还会被秦国所灭?”

此时,历代楚国君主都看向天幕,想知道为什么。

“实际上楚国看似庞大,但实际上只是虚胖。”

“实际上,对于楚国,后世只有两种概念,一个是大,一个是没文化,被中原各国称作蛮夷。”

“但实际上,说楚国大,确实没问题,但说楚国是蛮夷就不对了。”

“实际上。楚国的文化并不弱于中原诸侯国,而且楚国也是正经的周边诸侯国。”

“至于楚国为什么会被秦灭,实际上和内部的三个家族有关。”

“这三个家族就是屈景昭三个家族。”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屈原的家族是楚国的股东。)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父亲字伯庸。”

“在《史记》中也有记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所以楚国是根正苗红的华夏后裔,出自于颛顼。”

此时的楚国历代君主都疯狂了,天幕亲自出面为他们正名。

但也有一些君主郁闷了,他们还想借用蛮夷的身份扩充领土呢,这下好了,全废了。

“楚国的建立是很艰难的,在商朝时期,楚这个族群就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商朝对楚人不友好,只要抓住,基本都进大鼎了。”

“幸存的楚人只能往南跑。”

“直到商朝末年,楚人投奔周文王,也正因为站队正确。”

“西周建立时,楚人成了功臣,周成王在位期间,册封楚人熊绎为诸侯。”

“爵位不高,只是一个子爵。”

“但这也是楚国的开端,直到灭国,楚国的国祚为八百年,和周朝相当。”

“随后,楚国一步步扩充国土,直到西周中期,楚国已经是一个大诸侯国了。”

“当时楚国周边的小国有大量铜矿。”

“铜在古代是妥妥的硬通货。”

“为了铜矿,周昭王和楚国打起来了。”

“但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会出意外,周昭王在返回的途中淹死了,这也让周朝和楚国结下了梁子。”

“等到来到春秋时期,楚武王把江汉平原的诸侯国扫清了。”

“楚武王有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