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封印了,先发一章表明自己还活着,以后打死不发现代政治的事了,尤其是敏感的。)
二女看完后,感觉人都麻了,就没见过这么狂热的民间。
“明末投靠清军的大臣那么多,为什么洪承畴被骂的最惨?”
此时的朱慈烺一脸懵:“洪承畴?他不是战死了吗?”
孙传庭,李定国还有郑成功对视一眼,纷纷在其他人眼中看到了疑惑。
“洪承畴之所以被骂,并不是单纯的投靠清军。”
“明末投降的像荒漠的沙子一样多。”
“就像祖大寿,几乎是和洪承畴同时期投降的。”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明朝征辽将军,在松锦大战后投降清朝。”
“但祖大寿和洪承畴不同,祖大寿虽然投降了,但祖大寿要脸,祖大寿在清军的围困中,时而投降时而跳反。”
“能把皇太极气的发誓弄死他。”
“但松锦大战后,皇太极依旧接受了祖大寿的投降,并把祖大寿安排在正黄旗中,并让祖大寿劝降吴三桂。”
“而且这也是祖大寿唯一为清朝做的贡献了。”
“在顺治十三年去世,被清朝追赠镇国将军,估计还是看在吴三桂的面子上。”
“反观洪承畴,表现的则是非常亮眼。”
“洪承畴身为明朝两榜进士,内阁辅臣,被崇祯帝重用。”
“松锦大战后,明朝一直以为洪承畴已经战死了。”
“崇祯帝甚至亲自设坛祭祀他,直到崇祯帝自杀前,都以为洪承畴是一位大功臣。”
“但投降后的洪承畴为了证明自己,表现的非常积极。”
“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开始摄政,洪承畴就多次劝多尔衮入关。”
“如果说是为了表现自己,卖力气也没什么问题,但洪承畴作为江南经略的时候,大肆捕杀抗清人士。”
“手中的人命比清军将领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