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盆子的汉建立仅仅两年,就被汉世祖灭了,但汉世祖灭掉的汉不止是刘盆子一个。”
此时的刘邦一头雾水:“汉世祖灭汉?”
“最早被汉世祖灭掉的汉是赵汉。”
“这个赵汉皇帝本来是以算卦为生的,本名为王朗,但王朗自称是汉成帝的后代。”
“王朗也没想到,汉的大旗这么好用,王朗在河北拉出了一大批人。”
“所以西汉之后,天下遍地是大汉,就看哪个大汉下手更狠。妥妥的大汉吃鸡战场。”
“等到东汉灭亡后,又一个人站了出来,拉出了汉的大旗。”
“这个人便是刘备,刘备加诸葛亮,让蜀汉的含金量直线飙升。”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来蹭汉这个国号的热度。”
“就比如刘渊。”
刘彻呵呵一笑:“朕知道他,被朕的卫青刨坟掘尸了。”
“刘渊本是匈奴人,但刘渊就认为,匈奴人也是汉太祖的后代。”
“所以就开启了人人姓刘的先河。”
“所以很快就出现了模仿者,刘渊称帝时,氐族人李雄在成都称帝。”
“最开始,这个政权的国号为成,后来改成汉,所以也被称为成汉。”
“从西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汉为国号的政权经常出现。”
“大大小小的汉政权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蹦出来,就连侯景篡梁后,也自称汉。”
“到了唐朝,汉成了精神符号。”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唐朝,以汉喻唐就是文人写诗的习惯。”
此时的汉朝皇帝破防了,什么汉皇重色?你就不会挑点好词写?
文人都知道这说的是唐皇,但普通人怎么可能理解啊。
吕雉看了刘邦一眼:“汉皇重色,说的太对了。”
。。。。。。刘邦不想在这方面和吕雉争论,理亏。
“在唐朝,也有很多造反势力用汉为国号,这也研究了汉唐的正面对抗。”
刘彻扶额:“那些不是汉,只有太祖后裔建立的大汉才是汉。”
“唐王朝崩溃后的五代十国期间,北方有北汉,南方有南汉,中间还蹦出了一个后汉。”
“反正别管天下有多乱,汉总是要出来的。”
“最后一个便是元末明初时期的陈友谅政权,陈友谅所建立的陈汉政权也是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以汉为国号的比较大的政权。”
“剩下的那些都是一些小鱼小虾,明朝时期,就有一个德胜政权,国号就是汉。”
“清朝,从咸丰时期开始,以汉为国号的起义势力就有五个。”
“如果把这些汉都加起来,汉这个国号出现的频率在四十次左右。”
“在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期,有一本名为《太上洞渊神咒经》的道教书籍,其记载了一则谶语。”
“汉魏末时,人民流移,其死亦半。中国人民悉不安居,为六夷驱迫,逃窜江左。”
“刘氏五世,子孙系统先基,至甲午之年。”
“刘氏还住中国,长安开霸,秦川大乐。六夷宾服。”
“这也被称为金刀之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