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转身面向杨毅,抱拳说道:“杨将军,我孙启愿听从您的吩咐,并且劝城内其他守军投降。但我有一个请求,还望将军答应。”
杨毅看着他,微微点头:“孙将军但说无妨。”
孙启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这些弟兄们,大多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他们都是为了吃饱穿暖才被迫参军。
能活到现在实属不易,他们曾经也都与突厥大军血战过多次,还望将军日后不要为难他们,给他们一条生路。”
杨毅微微一笑,说道:“孙将军放心,我杨毅向来敬重爱国之士。只要他们以后不主动闹事,我可以保证,他们都是我的百姓。
不仅如此,拿下北幽关后,我还会亲自率兵,向北进军,剿灭关外的突厥大军,让我朝百姓彻底过上太平日子,从此在无外敌之患。”
孙启听了,心中大为感动和震惊,再次抱拳行礼:“杨将军威武!孙某以后愿在您的麾下效犬马之劳!”
杨毅面对孙启愿意效忠的誓言,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赞赏与期许,说道:“孙将军,今日你能如此深明大义,日后定会为此时的决断感到庆幸。
我杨毅向来对待兄弟都是慷慨的,从今往后,只要你效忠于我,我定不会负你。
等北幽关拿下后,我希望在你的治理下,能够焕然一新,百姓也能重享太平。
而你,孙将军,也必将在我朝的领导下,成就一番不世之功,名垂青史。
接下来,劝降之事就看孙将军的了。你在军中威望颇高,想必那些将士们对你信服有加。
我相信,凭借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定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认清局势,一同弃械归降。
如此一来,不仅能避免更多的流血牺牲,更是为北幽关的百姓积下莫大的功德。孙将军,接下来,就全仰仗你了。”
孙启听着杨毅这番话,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不禁热血沸腾。
他再次抱拳,坚定地说道:“杨将军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说罢,便转身准备前往城内,开启劝降之旅。此时的他,已然将自己的命运与杨毅紧紧相连,决心为新朝全力以赴。
孙启领命离开后,杨毅目光坚定,迅速扫视战场一周,随即以洪亮且沉稳的声音命令道:“收编降兵,打扫战场,随时准备进城战斗!”
这道命令如同洪钟般在战场上回荡,麾下将士们立刻行动起来,展现出训练有素的高效执行力。
负责收编降兵的将领们迅速组织人手,有序地将放下武器的敌军士兵集中起来。
他们态度威严却不失温和,向降兵们传达杨毅的旨意,告知他们只要诚心归降,便会得到妥善对待。
降兵们经过刚才的激烈战斗,又听闻杨毅之前的承诺,此时虽仍心有余悸,但也逐渐安定下来,开始听从安排。
与此同时,打扫战场的士兵们分工明确。一队人负责清理战场上的尸体,将己方与敌方的遗体分别妥善安置,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